研學旅行火爆 點亮智慧之燈
史家溝小學的學生學習制作繩藝手鏈
“通過幾天的集中學習,對研學政策落地及發展趨勢、研學課程設計等都有了深入的認知。”洛邑古城市場部經理楊濤在培訓中受益良多。
楊濤積極充電,源于洛邑古城的研學熱。依托老城區歷史文化遺產,洛邑古城整合特色非遺、民俗等資源,推出了傳承經典·非遺體驗課程、尋找文化之根·國學文化課程等研學旅行產品。從去年起,老城區24所中小學每周分批次組織學生到洛邑古城開展研學活動。
“研學旅行寓學于游、寓教于樂,深受學生歡迎。”老城區史家溝小學校長史龍海說。13日,該校50余名學生在研學老師的指引下,通過古城尋寶探秘、制作扎染手帕、制作繩藝手鏈等活動,探究非遺文化,增強動手協作能力,點亮智慧之燈。據統計,自2017年9月至今,洛邑古城累計接待研學團隊1126批次、游客6萬余人次。
這些年,得益于研學旅行在青少年增長見識、陶冶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研學旅行的社會需求迅速增長。如今,在洛陽博物館、中國一拖東方紅農耕博物館、隋唐洛陽城明堂天堂景點等地,研學旅行掀起熱潮。
整合全市資源 叫響研學品牌
孩子們參觀東方紅農耕博物館(資料圖)
研學旅行基地作為研學旅行開展的平臺,是我市推動研學旅行發展的重要載體。
去年,我市的中國一拖東方紅工業游基地、二程文化園、洛陽博物館等7家景區入選河南研學旅游示范基地。今年7月,我市又評定龍門石窟研學旅行基地、洛邑古城研學旅行基地、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研學旅行基地等17個基地為洛陽市首屆研學旅行基地。
“以前,非遺傳承只是手工技藝者代代相傳。如今,研學旅行基地可以帶動更多人參與到文化傳承中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繩藝傳承人劉媛媛說。
依托研學基地、博物館,我市積極整合研學旅行資源,打造了“研學洛陽,讀懂中國”系列研學旅行產品,推出禮樂洛陽、道德洛陽、牡丹洛陽、山水洛陽、非遺洛陽等研學旅行線路及博物館之都游精品線路,既為教育賦予詩意,也讓旅游更有主題,受到了游客青睞。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研學旅行吸引力,規范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發展,我市出臺了《研學旅行基地(營地)設施與服務規范》,并多次召開研學旅行基地質量提升現場會,組織集中培訓,邀請國內知名專家授課,深挖洛陽特色,彰顯文化內涵,逐步叫響了“研學洛陽、讀懂中國”研學旅行品牌。
聚焦學游并重 探索更多可能
學做拓片(資料圖)
“研學旅行集知識、社會實踐、新旅游產品于一體,讓青少年在‘知行合一’的過程中增長見聞,涵養人文素質,是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補充。”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仝紅星表示,研學旅行為“旅游+教育”找到了結合點,也讓古都洛陽的歷史文化“活”了起來。
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薛華領分析,進入新時代,研學旅行的社會需求正在迅速增長。面對研學旅行這片富有潛力、亟待開拓的“藍海”,相關各方必須著力解決研學實踐教育人才資源短缺的難題,真正開發出以教育為核心的研學課程。
針對研學旅行市場存在的產品同質化、研習特性不明顯等問題,仝紅星建議,研學課程的開發要結合景區自身特色,探索更多可能性,如按照不同季節、不同項目、不同文化分類,明確主題,避免研學課程過多過濫、缺少特色。
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研學旅行是一項系統工程,下一步將聯合多部門做好頂層設計,出臺相關指導意見,建設課程設置有本可依、師資配備有標可查、安全管理有章可循、評價監督客觀有效的制度化體系,使研學旅行活動健康有序發展。
此外,我市還將指導研學旅行基地對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推出專門的優惠措施,開展研學旅行課堂、課程評比活動,推動研學旅行基地的規范和提升,將洛陽優秀的研學旅行基地推廣到全國研學旅行的大市場中,讓洛陽成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目的地,以研學旅行的高質量發展開啟洛陽文化旅游“新視窗”。
洛陽旅游,找洛陽天天旅行社,定房、定車、定票、定線路、定導游、定美食,都可以找我們洛陽天天旅行社,
洛陽天天旅行社為洛陽市導游協會會長單位、洛陽旅行社業協會副會長單位
真慧玩研學加盟合作 研學實踐教育加盟合作(2020-01-28)
2020年洛陽牡丹花會時間(2020-01-27)
2020年洛陽看牡丹最好時間(2020-01-27)
2020年來洛陽看牡丹旅行社推薦(2020-01-27)
2020年洛陽牡丹花會各大公園門票價格(2020-01-27)
2020年洛陽牡丹花會酒店價格(2020-01-27)
2020年洛陽牡丹花會門票價格(2020-01-27)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