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目的地 > 推薦 > 正文標題
日前,國際灌排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其中,中國的內蒙古河套灌區、江西撫州千金陂2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至此,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19項。
國際灌排委員會為河套灌區代表團頒發證書和獎牌。(央廣網發 水利部供圖)
河套灌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是黃河多沙河流引水灌溉的典范,引黃灌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河套灌區地處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交錯帶,它和長城共同見證了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黃河變遷的歷史,同時也是內蒙古高原最重要的糧食產區和生態屏障,現狀灌溉面積1020萬畝。
千金陂位于江西省撫州市撫河干流上,始建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是長江中游贛撫平原灌溉農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千金陂全長1.1公里,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重力式干砌石江河制導工程,它的建成保障了中洲圍的灌溉引水,同時對撫河防洪、撫州城市水環境修復、水運保障發揮重要作用,現狀灌溉面積2.2萬畝。
灌溉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支撐,對人類文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自2014年設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促進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總結傳統灌溉工程優秀的治水智慧、為可持續灌溉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啟示。今年與中國的2項遺產同時列入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還有來自伊朗、意大利、日本、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和美國的15個項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量已達到91項,遍布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15個國家。
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灌溉工程的建設發展伴隨和支撐中華文明的歷史發展。特有的自然氣候條件,使灌溉成為中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歷史上產生了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區域特色鮮明的灌溉工程,許多至今仍在發揮功能。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幾乎涵蓋了灌溉工程的所有類型,是灌溉工程遺產類型最豐富、分布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灌溉工程遺產是中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保護灌溉工程遺產體系、挖掘傳承區域特色水利歷史文化,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環節。延續至今的灌溉工程遺產都是生態水利工程的經典范例,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申報與可持續保護利用為契機,深入挖掘并向世界展現中國灌溉歷史文化,研究總結其科學技術、文化價值及管理經驗,對助推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