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作者 > 正文標題
這個話題寫起來有些忐忑,雖然做了挺久的旅游信息化工作,但我不是技術出身,對很多與技術相關的理念也只是管中窺豹、囫圇吞棗,所以希望相關領域的專家讀者們對我不要過于苛責。如果下文中出現了一些偏差、錯漏或者概念不清的地方,多給我一些建議,也有助于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水平。
搞旅游信息化的人都應該明白,旅游是根本,技術是保障。作為保障手段,我們必須對目的地的旅游(文旅)信息化工作中所涉及的各類技術手段、概念有著整體性的認識與細節性的應用定位。在工作中,方向和理念層面的難點其實遠不如技術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多。如果技術手段層面的工作被輕視,甚至是有可能產生災難性的后果。
有時候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會將理念和手段放在一起討論,這不免會讓討論的話題變的復雜。因為理念和手段之間的關聯性很強,但又不完全一樣,這是“道”與“術”的區別。所以我將技術手段和技術理念分別進行闡述。
技術手段篇
1、對5G的期盼。從去年開始,河南省就在部分景區開始嘗試5G技術的試應用。對于5G技術我了解和研究的不多,目前只是知道相對4G更加的穩定、快速和安全。盡管現在看不到基于5G的顛覆性應用成果,但顯然有些原先的工作瓶頸可能會被突破。這就像4G之前,我曾經認為使用二維碼驗票或者刷身份證驗票的速率趕不上人工檢票。傳輸的速度、網絡的穩定性,可以讓行業監管、應急處置、公共服務、流量控制、在線交易、信息傳播等等工作板塊的效能被極大的提升。盡管目前各目的地對5G的應用都還處于探索階段,但我相信在未來的1-2年內,會有很多創新性的成果會不斷出現,這是最令人期待的變化。
2、北斗系統的日趨成熟。在我印象中,四川省旅游委是較早在他們的應急指揮系統中采用北斗技術的目的地。如果我沒有記錯,其中主要是關于對旅游車輛和從業人員的定位。我們很早就在提LBS(基于位置的服務)概念,這對于旅游行業來說,無論是從公共服務角度,還是從商業消費角度,都是非常實用的一項技術應用。之前我們一直使用的是GPS(全球定位系統)的系統,但應該在未來的幾年中,會逐步被北斗系統替換。至少在中國境內,北斗的精準性會很快超過GPS。那么原先困擾目的地的一些“死角”也會逐漸消失。不過,北斗系統的迭代畢竟只能解決精準性的問題,如果想要將LBS的成果價值發揮到最大,僅僅依靠技術手段依然還是不夠的,在后面的“技術理念篇”會補充。
3、物聯網技術。我一直對物聯網的理解就是以RFID(射頻識別或觸發識別)為核心的應用,當然,這顯然和百度百科里的解釋差異很大,也可以說是一種淺薄,所以在本篇中還是要多增補一些內容,但還是先說RFID的應用價值。我個人認為這個技術的價值很高,尤其是在對個人和車輛數據的精準性判別方面,要比很多基于移動設備的數據獲取方式準確的多,成本也低的多,目前國內已經有很多景區在使用。除此之外,物聯網技術已經完成了諸如人工智能、自助售賣和智能交通方面的應用,這些技術應用也是可以融合在智慧文旅中的。尤其是在公共服務層面的推進。
4、VR/AR技術。很多人可能對兩種技術還是會混淆,按照我的理解,VR是將真實的事物虛擬化,而AR則是將虛擬化的景象與真實場景融合在一起。這項技術的趣味性、互動性是極強的,而且應用的場景會非常廣泛。博物館、文化場館、演出場館、主題公園以及一些半封閉的景區中。江西文旅廳提出今年要在紅色旅游文化方面加大VR和AR技術的應用,這讓人有些期待。我在試想,利用這兩種技術,是否可以在一個特定的區域里,重現千軍萬馬廝殺的情境嗎?如果可以實現,我是必然要去觀光體驗的。
5、人臉識別技術。這個技術最近也比較熱門,不過我到現在都沒太明白旅游目的地尤其是景區,真的很需要這項技術嗎?是從公共安全角度的考慮,還是從商業分析的角度去思量呢?我曾經和景區的同行們探討過這個問題,很多人也認為這是一個雞肋型的技術手段。我們如果強行要求游客必須采用人臉識別才能進入景區觀光和休閑,這實在有些荒誕。好吧,這個姑且不論,但可能這項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應用會更有價值一些,比如公共圖書館。
6、各類互聯網(PC端和移動端)平臺的程序技術。從最早的C++,然后是.net、JAVA、PHP等等,不斷的在迭代中。還有諸如自適應屏幕和瀏覽器的技術。這些程序技術應該是應用最寬泛的一類基礎技術應用。不管互聯網未來發展到什么階段,關于程序技術的使用恐怕永遠不會消亡。
7、互聯網金融技術。專業的事兒需要專業的人去做,在我加入新的團隊之后,慶幸我們擁有自己的互聯網金融部門,原先的互聯網金融感知也愈發清晰。我在和很多地方的專家們討論的時候,大家經常會提到旅游產業的特性、盈利模式的現狀和未來旅游經濟的趨勢。從目前的情況分析,未來文旅產業應該會向集團化的方向去發展,如果只依靠資源經濟、差價經濟和服務收益,恐怕很難支撐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所以互聯網金融技術很可能會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話題。比如某大型互聯網公司在西南某省推動的移動端旅游項目,就應該是和其互聯網金融戰略密切關聯的。
8、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技術。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可以獨立出來作為一種技術手段來描述,但確實在我們的工作中會經常遇到。旅游行業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多產業關聯的特性,再加上文旅融合的變革,以及原有各領域信息化之間的割裂,所以未來1-2年,可能對API技術的需求會變的很強。因為我們既不可能把自己原有的信息化項目全部推翻重來,也不可能要求相關聯的行業機構去更換他們已建成的信息化項目,所以只能通過API技術來解決各類橫向和縱向的信息化系統合作。這項工作很多人是看不到的,但在我們的團隊所接觸的客戶中,幾乎每個月都會遇到這樣的需求產生。
除了以上所總結的技術手段之外,應該還會有其它的技術手段,比如硬件方面的。也有軟硬件以及各種技術融合一起的新模式。比如我之前和亞馬遜的一位工程師交流,他們正在美國嘗試一種新零售的模式。新的零售店基本無人值守,利用物聯網、人臉識別、網絡金融、個人誠信數據等一系列技術手段和概念,為消費者提供最便捷的服務。消費者從進店、購物到離店,不用出示任何身份證明,也不用任何工具或者設備支付,就可以進行購物并自動結算。這個模式已經在測試性應用中,并很受認同。但如我開篇所說,我不是技術出身,所以既無法總結的很全面,也沒辦法做詳細的說明。不過在我接觸的同行中,一些做景區信息化的行家們,倒是對這個方面會更加精通。希望有機會可以幫我補課。
我的個人公眾號是lu-sean1,個人微信號是lu-sean。我的文章歡迎轉載,也感謝大家推薦和轉發,但請注明作者與出處。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