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目的地 > 交通 > 正文標題
多個自媒體發文稱,郵輪上中國大爺大媽們浪費食物現象嚴重,“只浪費、不消費”讓這條航線難以為繼。
諾唯真郵輪真的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嗎?記者多方求證得知,諾唯真郵輪并沒有退出中國市場,此次暫時取消中國航線是因為公司戰略調整。多名郵輪游游客和郵輪業內工作人員表示,中國游客浪費食物的現象存在但并非常態,以偏概全稱“吃垮”郵輪的消息太夸張。
【回應】官方稱“未退出中國”
2017年6月,“喜悅號”郵輪自上海展開首航,但在中國只是“曇花一現”,今年第三季度諾唯真公司宣布“喜悅號”在國內將運營至明年4月份,隨后就將前往阿拉斯加航線。
有自媒體文章稱,“國內游客尤其是大爺大媽們,面對24小時供應的自助餐揮霍無度,一次夾取一堆食物,吃不完就甩在桌子上。”另有文章稱,喜悅號郵輪上食物消耗量是其他地區同級別郵輪的5倍,80%的食物被浪費掉。
一時間,關于“國際郵輪在中國水土不服”的消息甚囂塵上,有人直言“郵輪過個20、30年再進入中國市場可能才是比較合適的時機”。
記者近日向諾唯真郵輪公司邁阿密總部求證其退出原因,對方表示,公司“通過優化布局響應主要目的地市場需求,并沒有退出中國,2020年夏季展開在中國的季節性航程”,并透露將啟用載客量為2000人的諾唯真之勇號。
不過,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采訪時解釋稱,“喜悅號駛離中國市場并最終定位于阿拉斯加航線,是因為公司更加看重歐美游客船上的二次消費能力”。
有乘坐過“喜悅號”郵輪的游客稱:“食物浪費情況的確存在,福岡港口下船時,有人因帶大量郵輪上的食物被安檢員攔住”。
部分喜悅號乘客證實浪費現象存在
【算賬】餐飲成本“吃不垮”郵輪
“餐食成本只是非常小的一塊,一般只占據5%到8%左右的比重。”國內某在線旅游網站郵輪產品負責人透露,郵輪公司支出的大頭是燃料成本、人員開支和交通支出。
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北亞太和中國區總裁劉淄楠稱:“中國消費者吃垮國際郵輪這一說法當然是無稽之談。”他表示,從郵輪運營層面,整個免費餐廳食物的成本只占公司運營成本的很小的比例,郵輪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進入或退出,算的是船上收益問題,而不是成本問題,“文中描述的少數游客食物浪費問題確實存在,但不是中國游客行為的全景寫照”。
記者查詢旅游網站發現,該郵輪的價格多在3000元左右起,部分航線跌破3000元。
以上海至福岡航線為例,喜悅號價格在同類郵輪中價格偏低。郵輪行業人士分析,郵輪游相比個人自由行價位更低,旅行方式更適合中老年人,郵輪收入除了船票外,多靠船上的二次消費,而中國的中老年消費群體二次消費能力的確偏低,收入難達預期。
食物浪費是否是郵輪游的常態?記者采訪多位參加過郵輪游的游客,他們均坦言“并不常見”。
今年中秋節假期,孫先生曾帶著家人從上海踏上了歌詩達郵輪“賽琳娜號”郵輪,目的地是日本福岡。“多數都是家庭游,中老年人居多,一到飯點兒自助餐取餐口排長隊。”他特別留意過,因為游客經常只能占到離取餐口比較遠的座位,很多人會一次性取很多飯菜,基本上都會吃完。
家住上海、多次參與東南亞地區郵輪游的張連池說,也的確有一些中國游客面前擺著多個盤子,食物聚摞成塔。他回憶道:“中國游客普遍比外國游客拿更多的食物,有菜品上新時就有中國游客人擠人地去拿,遇到吃不習慣的菜品容易浪費,說明我們的文明素質還需要提升。”
【變化】亞洲郵輪市場短期調整
從2006年歌詩達郵輪公司“愛蘭歌娜號”第一次駛入中國海域后的十余年中,中國郵輪出入境旅客人數從最初的不到40萬人次,攀升至2017年的495.4萬人次,中國從“零”開始,一路發展成為如今的全球第二大郵輪客源國。
自今年起,中國郵輪市場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上半年,全國11個郵輪母港與訪問港接待郵輪447艘次,同比下降16%,公主郵輪“藍寶石公主號”、皇家加勒比“海洋水手號”、歌詩達郵輪“維多利亞號”等暫別中國市場,中國郵輪產業是否已駛入“冰河期”的疑問浮出水面。越來越挑剔的游客對郵輪游的吐槽也多了起來,例如線路單一、低價競爭導致體驗打折、旅游產品簡單粗糙等。
“部分郵輪企業根據其市場布局及經營戰略考慮,對郵輪運力投放進行了適當調減及結構優化,是企業正常的市場行為。”10月25日,交通部聞發言人吳春耕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稱,中國郵輪運輸市場進入調整期。
近日在上海召開的亞太郵輪大會也印證了這一說法。世界郵輪公司都在抓緊搶占中國市場,不過供給量的迅速增加使得需求難以消化。與會專家分析,未來中國和亞洲郵輪經濟將進入二至三年左右的短期調整,這是郵輪經濟在長期產業發展中的一個正常波動。
郵輪政策也支撐著中國郵輪產業的發展前景。今年9月,交通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我國郵輪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未來我國將重點發展郵輪旅游市場、拓展提升港口服務能力、進一步優化口岸環境和功能等。《意見》稱,到2035年,我國郵輪市場將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市場之一。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