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旅行社 > 正文標題
根據巨潮資訊網的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7家上市旅行社企業中僅香港中旅營收有所下降、凱撒旅游凈利潤下滑,其余業績均有所增長。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 年上半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次和出境游人次均實現同比兩位數增長,受此影響,7家企業營業總收入為409.37億元,平均凈利潤增幅為16.46%,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為5.69%。
傳統業務增長緩慢,6家企業增長不足15%
上半年,僅兩家旅行社企業出現負增長的業績。其中,凱撒旅游凈利潤下降超四成,香港中旅營收同比下降12%。根據兩家財報披露的原因,凱撒旅游稱凈利潤下降主要是受到金融資產投資收益下降影響,投資收益從去年的5905.59萬元下降至虧損557.49萬元,同比下降109%,據查詢2017年上半年凱撒旅游凈利潤同比大增109%。香港中旅則是因為物業項目出售后,收入減少導致營收下降,均不是受到旅行社業務大幅下跌影響。
延續2017年的態勢,傳統旅行社業務增長緩慢。根據財報,有6家企業旅行社業務營收增長不足15%,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其中國內旅游收入增長較快。2018年上半年,凱撒旅游旅游服務營收同比增長9.54%,其中批發業務同比下降8.46%,中青旅、中國國旅的旅游產品服務營收分別同比增長11.69%、4.19%,均不足15%。對此,北京聯合大學旅游產業研究所所長張金山對記者表示,近些年伴隨著自駕游和自由行的快速發展,傳統旅行社組織的包價旅游產品已經出現明顯式微的態勢,旅行社傳統業務也就增長緩慢。
不過,營收中的國內旅游收入一直保持旺盛的增長態勢,眾信旅游上半年的國內旅游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將近50% 。據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報告顯示,上半年國內旅游市場穩定增長,國內旅游人次和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4%和12.5%,入境旅游人次同比下降0.4%。張金山稱,我國的國內旅游市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尤其是這兩年國內旅游經濟效益有明顯的提升。
定制團、半自由行產品成新利潤增長點
尋求新利潤增長點成為行業的整體趨勢。比如,中國國旅仍然繼續發力免稅品業務,2018年上半年,中國國旅成功收購日上免稅行(上海)有限公司 51% 股權。相比實現凈利潤3065.79萬元的旅行社業務子公司國旅總社,新收購的日上上海在上半年就為中國國旅貢獻了2.15億元的凈利潤。7月,中國國旅中選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和浦東國際機場7年免稅經營權,可以預見將進一步擴大免稅業務版圖。
隨著自由行和定制游的興起,上半年行業出現了不少定制團、主題團的產品,比如中青旅“私家團”、眾信旅游“一家一 團”,凱撒旅游推定制游品牌“明智優選”,尤其是受世界杯影響的“旅游+體育”專項旅游增加,觀賽游產品增多。張金山表示,個性化、主體化、團隊人次小型化等為特征的定制旅游產品更加有針對性,客單價和毛利率更高,已經成為很多旅游企業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除此以外,包括簽證、門票等自由行單品也成為旅行社的新盈利點。報告期內,中青旅遨游網在財報中稱,簽證業務和機票、酒店、當地玩樂等單品業務營收大幅增長,虧損繼續縮減。
中西部營收增速快,二三線城市市場崛起
在分地區收入中,中西部地區營收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北京大區,尤其是出境游產品收入迅速增長。根據財報,主營出境游產品的眾信旅游東北大區、華中大區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46.86%、29.64%,遠高于北京大區的10.68%,凱撒旅游西南地區營收同比增長109.71%,而華東地區卻同比下降13.88%。
張金山表示,中國旅游已經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消費彈性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旅游作為休閑首選。同時,隨著二三線城市國際航線、簽證服務中心的新增和加密,二三線城市游客不需要再前往大城市辦理簽證和出發,這些地區的出境旅游人數增速高于已經出境游市場相對成熟的一線城市。 3月,原國家旅游局新批準78家旅行社經營出境業務,多家三四線城市旅行社入局境外旅游市場。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8》,中西部地區與二三四線城市市場活躍度正在進一步上升,比如西安、長沙,并建議旅游相關企業延伸產業鏈條。
■ 典型企業
騰邦國際
投資并購后面臨整合難題
上半年,騰邦國際的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分別達81.94%和39.73%,尤其是營收增長達到8成以上,在7家企業中較為亮眼。不過,與營收同時增長的是營業成本也同比增加88.79%,騰邦國際表示均是旅游業務發展需要所致。
起步于機票業務的騰邦國際在近幾年來通過投資并購旅行社批發商,切入出境游市場。上半年,騰邦國際進一步對出境游批發商喜游國旅進行收購,取得喜游國旅的控股權并將其納入并表范圍。騰邦國際2017年投資的俄羅斯航空公司等在2018年也貢獻收入,并計劃落地更多線下門店。不過,目前其營收規模還遠遠低于中青旅、眾信等頭部企業,門店入局也相對滯后,未來將并購企業如何整合是關鍵。
騰邦國際以“買買買”的邏輯加強的目的地資源控制,在行業內也已成趨勢。除常規的旅游業務,不少旅行社企業想利用現有的流量獲得更多的上游收益,將目的地端培養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促進全產業鏈的發展。
西安旅游
主業連續4年虧損
西安旅游雖業績有所提振,但仍然延續了2017年凈利潤虧損的局面,成為2018年上半年的旅行社板塊上市企業中,唯一凈利潤虧損的企業。根據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營收增長主要來自旅行社收入。
西安旅游旗下旅行社經營基本全部在西安商圈內,承擔的多是地接社身份。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西安游客數量和旅游業總收入增幅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45.36%和56.32%。西安旅游業的發展推動了當地旅游企業的業績增長,但對西安旅游影響有限。
西安旅游作為地方國企,前幾年依靠理財收益和賣地收入支撐業績,主營業務長期虧損。財報中,西安旅游曾多次表示公司正在轉型提升,開創多業態經營,但在2016年和2017年,兩次收購廣告傳媒類公司都以失敗告終。對其而言,面對發展向好的西部旅游市場,還未打通線上渠道,主業持續虧損,亟待尋求轉型。
只是掛旅行社牌子,已經不從事旅行社業務了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