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旅行社 > 正文標題
記者注意到,近幾年關于出境游交付保證金享低價團費的方式成為某些旅行社的一大賣點,但是隨后出現了旅行社不能如約退還保證金的情況。
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保證金
天津的吳曉女士經朋友介紹報名參加了一家旅行社“韓國雙飛5日游”的旅行團,團費為200元,每個人還要交納3萬元保證金。
“這個團屬于購物團,到韓國還要去4個自費景點和5個購物點。”吳曉說。
吳曉一家六口人共交納了1200元團費和18萬元保證金,與旅行社簽訂了《出境旅游保證金協議》和《出境旅游合同》,旅行社承諾7月6日就可如數退還保證金。
“當時是刷卡直接打給旅行社的,我記得當時公司的財務很明確地說保證金一定會按期退還。財務還說,保證金是因為擔心有人借旅游的名義出國不回來才押的錢。因為很多旅行社都要求出境游交保證金,所以沒太在意。”吳曉說。
吳曉一行人旅游返回天津后沒多久,他們聽說旅行社由于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游客保證金被查封。
“這時我才發現被騙了,旅行社并沒有將我們交的保證金當作押金,而是將這筆錢挪用干別的了。”吳曉說。
當時和吳曉同團的有20多人,通過多方打聽,吳曉得知與她有類似情況的人還有不少。“這家旅行社是朋友介紹的,他們去過的人說玩的很好,而且旅行社是專業的大旅行社,被評為5A級旅行社,在當地很有知名度,信譽也很好,我就相信了。”吳曉說。
馮墨和吳曉一樣,也在這家旅行社報了去韓國的旅行團,不過她報的是老年團,團費每人1000多元。
馮墨和家人兩人共交了6萬元保證金,合同訂于回國后3個月內退回保證金,但是馮墨回國之后便聽說旅行社出了問題,她抵達現場后才知道真的出事了。
突然停業保證金索要無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其他地方也有游客遭遇過類似情況。
去年年底,云南昆明的黃茗和家人在當地一家旅行社報名參加了去斯米蘭的旅行團,旅行社告知黃茗每人只要交5萬元保證金,便可以享受團費優惠。
黃茗和家人共3人參加了旅行團,交了保證金15萬元,優惠的團費是每人1300元。旅行社承諾保證金在5個月后也就是2018年3月退還,2018年5月27日是最終結算日,該日期前旅行社需要退還黃茗未消費的所有金額。但是至今,黃茗都沒有收到保證金。
7月17日,黃茗突然發現旅行社門口張貼了“暫停營業”的公告,從那之后,黃茗就再也聯系不上旅行社的任何一名負責人。
隨后,與黃茗有類似經歷的受害者成立了微信群,受害者人數不少,據黃茗估算,群里人損失的保證金初步估計有幾千萬元。
目前受害者已經報案,黃茗告訴記者,“我們現在還不清楚具體情況”。
為了進一步了解旅行社收取保證金的問題,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旅行社。
記者了解到,目前一般的旅行社基本不再收取保證金,而出境游時一般都會讓游客開具各種資產證明,包括游客的戶口本、身份證、房產證、單位工作證明等材料。
導游陳瀟(化名)告訴記者,“去東南亞國家對于資產證明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但是如果去歐洲或者美國,所需要的資產審查就相對嚴格,不過這些旅行社都能搞定”。
只是掛旅行社牌子,已經不從事旅行社業務了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