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 > 非遺 > 正文標題
2018年9月13日,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于泉城濟南盛大開幕。博覽會以“活態傳承、活力再現”為主題,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展演、展示,旨在讓非遺走近大眾,貼近生活,充分體現我國非遺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體現非遺與人民群眾生活的密切聯系,體現非遺的活力。
據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王晨陽介紹,本屆非遺博覽會主會場展陳面積1.4萬平米,分為展演、展覽、比賽、體驗和論壇五大版塊。在開幕當天,主會場周邊及部分廣場、公園將舉辦傳統表演藝術類非遺項目的展演活動,包括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和傳統戲劇、曲藝等節目。
在主展館在布局上,本屆博覽會打破常規,按照傳統工藝展覽項目,分成了織繡印染、陶冶燒造、編織扎制、制茶釀造、印刷刻繪、家具文房、中藥炮制、雕刻塑造八個主題,每個主題設置一個專題展區。同類展品在同一展區展出便于觀眾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有針對性地選擇展區,可大大提高參觀效率,提升參觀體驗。
博覽會的傳統工藝比賽版塊設置了草柳藤編織、剪紙、泥面塑、陶瓷成型、金屬鍛制(銀器、銅器)、刺繡等傳統工藝類項目,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余位傳統工藝傳承人和從業者,將在展會期間進行創作展示,屆時他們將給濟南市民帶來一場高水平、高質量的非遺技藝表演。現場還將有傳承人細致展示非遺工藝,指導參觀者動手體驗非遺的魅力。參觀者可以在傳承人的指導下,創作一件獨一無二的作品,將非遺記憶“帶走”。
本屆博覽會采取“一館多點”方式,在濟南市各縣區和濰坊市設置9個分會場,各分會場將呈現不同主題,多角度多方面展示非遺保護成果,此外還將以不同形式深入城市社區、鄉村、學校、公共文化場所、景區、商場等開展“非遺社區行”“非遺校園行”“舌尖上的非遺”“非遺的世界”等系列活動。李國琳介紹,博覽會舉辦期間,近100支隊伍將在300余個社區進行展演,部分傳統工藝類非遺項目還將到30個社區進行現場展示和體驗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家中華傳統老字號餐飲企業也將為觀眾獻上一場美食盛宴。
與以往不同,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最大的亮點,是大量使用互聯網和音視頻技術,線上線下同時舉辦。設立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博覽會官方網站,進行非遺產品、傳統工藝制作流程、非遺傳承人故事等的直播、記錄、展示。為拓展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的影響,還將與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聯系,推動參展單位和傳承人與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更多的非遺愛好者,或將實現足不出戶,體驗非遺魅力。
有價值的文化遺址是需要一代代相傳,不能毀...
山東有很多民間藝術 需要下一代傳承的。這個...
太多古老文化逐漸的消失,尤其是那些深藏在...
我們應該加強保護力度!才能更好的保護非物...
這東西保護起來放進博物館,告訴后人火鍋是...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