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作者 > 正文標題
想到寫這樣的一個話題,還是因為兩件事情的啟發。第一件事情是前幾天有人和我提起南京某旅行社在去年的年會上,公司老板獎勵了銷售團隊每人一輛汽車,讓參加飯局的同行們驚詫不已,原因是他們把公司當年包的游輪銷售的很不錯。其實我也覺得很詫異,在我的印象中,游輪已經過了暴利階段,這幾年國內包船的企業沒有100也有80了,價格戰早就是慘烈的狀態,怎么這家公司的老板還這么“大氣”?!不過仔細想想,卻也是很合理的。如果包機的都能賺的盆滿缽溢的,那么包船業務為啥不能出現一批“暴發戶”呢。其實包船的同行們之間的價格戰,對于游輪這個市場來說,未必就是壞事兒。船票到了“白菜價”,讓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慢慢接受了這種旅行方式——輕松、愜意、簡單,更重要的是便宜!(為啥說便宜,各位可以自己去印證查驗一番,這里就不贅述了。)
另一件事兒是去年參加的一個行業座談會上,一個來自東南亞目的地旅游局的國內代表公然提出,我們的海島游行程,無論是品質還是價格,都要低于國內的“*南島”。這就引起了現場一位來自“*南島”的代表的強烈反應。可在我看來,中國的游客們只是普普通通的消費者而已,既然東南亞的目的地們的政府沒有部署“薩德系統”,那愛國心自然也就與游客抉擇毫無關系了。尊重市場經濟中的價格法則,才是正常的道理。
梳理一下大腦中的記憶,這幾年國內關于目的地價格的負面消息幾乎每年都不斷,其中當然有些可以通過行業管理的手段來“凈化”,可正常的市場經濟調節的狀況,那就不是行業管理機構們能插手的事情了。從某島春節房價開始列數,到今年春節后返程機票的天價新聞,這都讓游客們對國內游的價格的 “心理陰影”面積在不斷擴大,至今也沒有個縮小的趨勢。說實話,除了某島之外,假期里國內各大目的地的價格實在是讓人很吃不消。華東飛新疆的機票價格趕上了國內飛澳大利亞!去趟呼倫貝爾人均到了5000,那還是跟團游!再看看同期的出境、游輪產品,咱也怪不得中國游客不偏愛自己的大好河山與燦爛文化了!
可作為一個資深的戶外游和自由行愛好者,我從來不認為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都是這種價格昂貴的目的地!去年讓孩子跟著家人去了趟呼倫貝爾,人均6000左右;想著怎么也要帶娃享受一下海水、沙灘,于是乎自己找了個地方,做了一個攻略,待了5天,一家三口全部費用也才5500,而且無論從當地環境還是行程的品質上,都遠高于呼倫貝爾那趟的滿意度。我覺得,這不是我能耐,說句不中聽的話,就是目的地的同行們“有所不為”造成的。
邁克波特先生說,價格是競爭中的第一法則,對啊,咱的老祖宗也說了,天下熙攘皆為利,作為平頭老百姓為主的游客群體來說,旅游出行,錢袋子也是需要仔細掂量的。所謂的便宜無好貨,是指的同質性商品,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旅游目的地的資源哪兒會有那么強的同質性?憑什么就淘不到便宜的地方?我去南昌出差,南昌的瓦罐湯都是3.5元一份,到了南京就是7元;而且南昌的瓦罐湯口味更為地道。誰說便宜無好貨?!
那么為什么我們的旅游目的地們就不能利用自己的平臺或者渠道來“競價”呢?是沒有想到,還是羞于言利?說實話,我不覺得作為目的地的從業者們而言,為游客們算經濟賬是一件無意義或者丟人的事情,這個經濟賬不但要算,而且應該精算,多算,細算。
這些年目的地的經營者們越來越重視宣傳營銷中的內容制作,好文章,好視頻層出不窮,確實看起來很讓人動心,可一旦要了解消費的信息,那就不得不去利用其它行業平臺來琢磨了。這就是為什么“窮游”理念的興盛。在我看來,其實沒有多少游客會愿意選擇“窮游”的模式,但所有的游客都會認同旅游中精打細算的態度。很高興看到最近的新聞中出現的一則消息,國家將開始著手整頓和降低國有景區的門票價格,這是一個降低國內旅游目的地消費成本的重大利好,但這還依然不夠。對于旅游目的地的從業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應該整理和建立自己的旅游物價體系。我們在很多目的地平臺上看到過一些指數,諸如環境指數、游客承載指數、舒適度指數等等,但從來沒有見過“價格指數”。相比于目前羅列出來的這些指數,我并不認為游客對它們的關心會有“價格指數”這樣敏感!它們也不會成為游客做出旅游決策的重要評判標準!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愿意去越南,那是因為網絡上大量的文章或者視頻在說,越南的海鮮如何如何便宜,越南的消費如何如何低廉。我沒去過越南,所以我不知道事實是否如此,但我確實很動心!如果一個旅游目的地可以利用他們的系統平臺,綜合的收集與展示游客所關心的旅游消費指數,那必然可以給潛在的游客群體們更多的積極影響。包括進入的交通價格指數,本地住宿的價格指數,本地門票的價格指數,本地交通的價格指數,本地餐飲的價格指數,本地購物的價格指數,甚至是本地的“菜籃子價格指數”,……。
旅游目的地系統這個課題是我未來主要關注的一個領域。二十年前,當它剛剛進入我們視野的時候,這是一個技術活。而二十年后,它一定不再是一個以技術為主的工程。只有內容才是旅游目的地系統的最有價值的部分。我們要在其中呈現的不應該僅僅只是我們所了解和關心的現有的信息體系(盡管很多地方連這些做的都還不夠好),我們更應該關注和呈現的是游客們所注重的信息類別。在目的地宣傳和推廣的流程中,更應該考慮到哪些因素是影響游客進行目的地決策的元素。而價格,一定是目的地與游客、目的地與目的地之間進行博弈的重要籌碼!
當然,說到最后,我的提醒一下諸位,標題里的“競價”并不是指大家去用價格戰的方式爭奪游客,我只是認為在國內目的地中關于消費水平這件事情上,依然還有太多的信息不對稱,而這種信息的不對稱情況正在逐漸顯示出它的負面效果。
作者信息:
鹿曉龍個人微信號
“旅游暨生活”微信公眾號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