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旅行社 > 正文標題
在這整體亮眼的業績表現中,出境旅游業務營收出現下降,入境旅游觸底反彈,實現營收正增長。但在大部分旅行社企業中,傳統旅游服務業務仍呈疲軟態勢。此外,競爭愈發激烈的旅游市場,投資并購整合仍是行業一大方向。
中國國旅出境業務營收同比下降
從6家財報公布的業績來看,2017年旅行社的出境旅游業務明顯放緩。作為出境游龍頭企業之一的眾信旅游的出境游業務營收也只有近20%的增長;而中國國旅的出境旅游業務營收同比營收甚至下降3.37%。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副研究員楊彥鋒認為,出境旅游龍頭和頭部企業都只能做到利潤增長率百分之十幾的增長,這說明在過去一年,各家旅行社的出境旅游業務做得非常艱難。
與此同時,多家旅行社業績顯示入境旅游卻呈現出了同比增長態勢。其中,中國國旅2017入境旅游業務營收同比增長8.48%,達6.68億元。楊彥鋒表示,近兩三年入境旅游以觸底反彈姿態有所回升,隨著政府等的重視和入境旅游的觸底反彈力度,未來一段時間入境旅游還將會有一定的發展,但發展規模依然受限。總體而言,入境旅游市場會每年增長約2%-3%,不排除特殊市場7%-8%的增長。相對于過去20年節節縮水的發展態勢,未來一段時間入境旅游將會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增長,但增長幅度不會太大。
傳統旅游業務持續疲軟,“旅游+”成主戰略
過去一年,6家旅行社有5家旅行社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及凈利潤雙增長,占比為83.3%。但不同性質的旅行社呈現出了不同的發展態勢。在6家旅行社企業中,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在15%以上的旅行社企業有3家,且均為國有旅行社。
值得注意的是,這3家國有旅行社凈利潤主要貢獻業務均以不再單純依靠傳統旅游服務業務。其中,中國國旅依靠營收同比暴增近七成的免稅業務,實現了2017年凈利潤39.96%的同比增長;中青旅則依靠毛利率達82.34%的核心項目烏鎮和古北水鎮景區,實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長18.24%。
然而,以中青旅、國旅、西安旅游等為代表的旅行社的傳統旅游服務業務營收持續疲軟。其中以旅行社和酒店為主營業務的西安旅游,增長均疲軟,旅行社收入較2016年同期減少7.92%,酒店業收入同比減少18.61%。中青旅的旅行社業務營收則較2016年同期減少了2.49%。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王興斌指出,雖然旅行社企業的整體業績亮眼,但傳統旅游服務業務已不足以支撐起整個企業的發展,因此堅持內生增長、外延拓展成為許多旅行社企業發展戰略。
王興斌還指出,旅行社企業的外延拓展也存在門檻,并非隨意搭配即成。借助旅行社企業本身已有的資源進行外延拓展更容易存貨。眾信旅游就在堅持出境旅游業務的基礎上,結合原先的優勢金融等業務,發展的貨幣兌換、移民置業等“旅游+”新業務就取得了不尊的成效。2017年,以移民置業和貨幣兌換為主的“其他行業產品”營收達 1500多萬元。
5家重要企業進行投資并購重組
繼2016年中國國旅和港中旅戰略重組之后,2017年先后幾家旅行社進行資產并購,包括共青團中央直屬企業中國青旅集團公司、中國青年實業發展總公司將100%國有產權劃轉至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隸屬于西安市國有企業西安旅游集團旗下的西安旅游再次嘗試進行資產重組。今年1月,凱撒旅游宣布進行涵蓋航空運輸、旅行社、互聯網零售、旅游金融等領域11家企業的重大資產重組,而截至發稿,凱撒旅游仍在停牌。5月25日,眾信旅游也發布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竹園國旅30%的股權。據悉,本次交易完成后,眾信旅游將持有竹園國旅100%的股權,竹園國旅將成為眾信旅游的全資子公司。
王興斌認為,國有旅行社的投資并購重組更多是受國有企業改革的政策所致,而眾信、凱撒等民營旅行社的整合重組則更多的是行業競爭加劇的影響。隨著中青旅、國旅等國有企業以及攜程、飛豬等在線旅游企業逐步在出境游市場上的發力,競爭主體的增多迫使其他旅行社企業做出整合資源等的調整。
■ 典型企業
中國國旅
海外免稅業務拓展優勢不足
2017年,免稅業務為中國國旅貢獻了占總營收52.5%的營收,中免凈利潤達到中國國旅整體的98.5%。
2017年3月傳出中國國旅旗下全資子公司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51%的持股比例對日上免稅行(中國)有限公司實現控股的幾個月后,又先后中標了香港機場煙草酒水標段經營權和首都機場T2、T3航站樓國際隔離區免稅業務經營權,開始了國旅在免稅版圖上的快速跑馬圈地。在此之后,中國國旅又先后中標國內六家機場進境免稅店。華泰證券指出,借助北京、香港、廣州、海南幾大主要免稅消費場景,國旅免稅業務的絕對龍頭地位為其構筑了極高的經營護城河,這也使得國旅在2017年的免稅業務有了極大的提升。
在海外免稅業務上,除中國香港市場,國旅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如柬埔寨開設免稅店的模式,開啟了初期的海外免稅業務拓展。王興斌認為,國旅在國際市場的免稅業務推進存在較大難度,尤其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與當地那些免稅企業競爭,競爭優勢并不樂觀。但在部分分析師看來,這并不妨礙國旅免稅業務實現“進三爭一”國際免稅巨頭的目標。在疊加海南離島免稅政策放寬的紅利以及獲得的上海機場免稅經營權的優勢下,華創證券分析認為,國內免稅規模5年之內可以達到千億水平,中國國旅在其中攫取80%左右的市場份額,穩定后凈利潤率大約在7%-10%之間,凈利潤體量達到60億-80億元。
此外,根據華創證券分析,已經擁有針對僑胞、外國人和國外居留人員的市內免稅牌照,回國180天內的國人市內購物牌照,如能再爭取到國人離境前的市內購物牌照,中國國旅的免稅也將真正有望從機場的高返點中解放利潤。因此,今年中國國旅免稅業務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攻堅市內免稅店牌照。
眾信旅游
收購竹園彌補中短線業務劣勢
2017年營收達1575.09萬元的其他行業產品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是貨幣兌換、移民置業等外延業務。
5月25日,眾信旅游發布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郭洪斌等6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竹園國旅30%的股權,交易作價3.58億元。在此之前,眾信旅游已通過持續收購獲得了竹園國旅70%的股份。因此,在本交易完成后,竹園國旅將成為眾信旅游的全資子公司。
收購竹園國旅是眾信旅游在優化出境旅游資源,加強資源控制力的重要一步。2017年財報顯示,竹園國旅已經成為眾信旅游的第二大收入來源,年服務人次超過100萬,占到公司旅游服務人次的一半。楊彥鋒認為,竹園國旅的加入,將彌補眾信旅游中短線業務劣勢。
近年來,眾信旅游向游學、移民置業、旅游金融、健康醫療等一系列出境綜合服務延伸的“旅游+”業務,也在逐步嘗試提升眾信旅游的盈利能力。楊彥鋒指出,眾信旅游的拓展業務,是眾信憑借一直以來堅持做海外華人或海外生活平臺的思路對其上下游邏輯關系的梳理,也幫助其樹立了一定生態綜合業務壁壘,成為其業務一大亮點。
只是掛旅行社牌子,已經不從事旅行社業務了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