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旅行社 > 正文標題
清明小長假剛過不久,“五一節”接踵而至,不少上班族、學生黨早就開始“摩拳擦掌”。5月,適逢春末夏初,天暖氣清,且處于旅游市場傳統意義上的淡旺季過渡期,具有相當高的出游性價比,也因此成為大多數消費者心目中的“上半年旅游黃金假期”之一。
“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能給人們帶來美好生活,更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文化和旅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金早曾表示,過去五年是中國旅游產業高速發展階段,旅游業在推動經濟動能轉化方面的拉動效應明顯,其不僅帶動航空、餐飲、酒店各行業蓬勃發展,甚至對于制造業發展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價格上漲依然要出游遠方
“今年‘五一’的出游價格比去年上漲了差不多兩成。”日前,記者從重慶市多家旅游公司獲悉,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自由行、跟團游的預定同比增長了20%左右。
據同程旅游度假事業群銷售運營部負責人介紹,目前已開始進入旅游旺季,航運緊張,因而機票價格漲幅較大,同時高鐵沿線城市的火車票也比較緊張,預計旅游線路價格漲幅大概在30%左右。
僅從機票價格來看,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出境游的往返含稅機票平均價格上漲了6%,比如現在購買五一期間從北京出發往返東京的機票,直飛航線含稅機票價格已攀升至8000元以上。
“受簽證等因素影響,目前小長假期間大部分出境游線路已停止收客,短線出境游余量也所剩不多,因此跟團游的價格有所上浮。”重慶一旅行社負責人李均說,近些年來,重慶成了“網紅”城市,客流量增加了好幾倍,由于重慶旅游景區的接待能力并沒有隨之提高,因此很多景區的酒店、就餐等價格都有所上漲。他還稱,由于客流量過大,洪崖洞今后或許將以收取門票的方式限流,屆時,或將帶動一大批“網紅”景點收取門票,這也會讓游客出游的成本有所增加。
“我已經做好出去旅游的準備了,價格上漲也在預料之內,并且漲幅也在能夠接受的范圍。”多位準備外出的重慶市民坦言,自2018年元旦開始,大的節假日外出旅游的成本均高于往年,但這并不能阻擋他們利用難得的假期去追尋“詩和遠方”。
“互聯網+旅游”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
“在2017年,和家庭或是朋友攜伴共計旅行了11次,今年還會考慮去更多的地方。”重慶市民劉女士說,國內的熱門景區基本上都走遍了,等五一節過后,她和家人會考慮國外游。
采訪中,記者發現和劉女士一樣愛好旅游的人不在少數。在李金早看來,當前人民已經走過吃飽穿暖的溫飽階段,向尋求美好生活的目標邁進,作為消費領域的重點產業,旅游業的成績即是人們美好生活的指標,也是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數據顯示,過去五年是中國旅游產業高速發展階段,2017年國內旅游人數50.01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8%,比五年前了增長69.1%;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5.4萬億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長15.1%。初步測算,全年全國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13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90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8%。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在“互聯網+”時代,關于旅游產業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有另一個表述即“2018年要發展壯大新動能,多領域推進‘互聯網+’”。
“互聯網與傳統旅游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業界人士解讀稱,這一表述對于旅游行業來說,就是要實施并運用“大數據”“互聯網思維”。
有數據顯示,當下90%的出游游客通過網絡和手機客戶端進行相關數據搜索,50%以上的游客通過在線及手機客戶端預訂旅游產品。以出境游為例,2017年每5個中國出境游客中,就至少有1位是在網絡平臺上進行預訂。
“隨著我國旅游市場的主力消費人群轉為‘80后’‘90后’甚至‘00后’年輕人,在線旅游市場滲透率會進一步提升。”重慶多位旅行社的負責人認為,現代旅游產業高度依賴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來滿足大規模旅游活動的需求,未來“互聯網+旅游業”也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旅游產業亟待轉型升級
“過去五年,中國旅游市場,取得了階段性的效果,但整體來看,中國旅游業尚處在成長階段,還面臨著很多‘成長的煩惱’。” 李金早透露,相比西方旅游產業已經走過150年~180年的發展,中國現代旅游產業的歷史只有40年。“40年來,我們遵循的路子一直是建景點景區、建五星級酒店等配套設施,現在不能再只停留在這個階段了。消費者已不滿足于住五星級酒店,去景點景區,而是要住民宿,要自助游。”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也認為,雖然旅游產業的前景被廣泛看好,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實際困難,其中一個就是創意不足,模仿類產品或作品居多,創意的缺乏成為阻礙旅游產業升級的關鍵性因素。
“我國的旅游IP十分泛濫。”劉思敏說,IP概念還是青萍之末,但總體具備后天的知識性以及產權性的特征,相較于其他細分行業,旅游IP雖然不多,卻已經開始泛化、濫化、庸俗化。比如找一家策劃公司設計一個宣片口號、LOGO或吉祥物,拍一部宣傳片或舉行一個節慶活動,或者重金雇導演,建一個秀場……如此打造IP的景區和企業不在少數。
與此同時,旅游IP泛濫,也造成了市場上同質化現象嚴重,景區風格千篇一律,且很多旅游景區沒有底蘊,旅游產品的附加值較低。
對此,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津貼獲得者、資深旅游專家王興斌表示,要對泛濫的旅游IP正本清源,同時,倡導景區或企業創作具有人文情懷和普世價值的精神作品、產品、景區或主題公園。
而李金早則認為,旅游產業面臨轉型升級,要從過去的景區景點旅游模式發展成為全域旅游。李金早說:“全域旅游并不是整個區域都建景點,而是要提升旅游的標準,如所在地的公路要增強通達性、美觀性;所在地的河道設施不僅要排灌,還要有觀賞性;民宿要統一管理,展示當地風格。”
還有業界人士提出,旅游業的轉型升級,需要抓旅游業服務質量的提升,把促進旅游服務標準化和特色化的結合,精細化和人性化的結合作為提高旅游服務水平的基本方向,采取多種手段,加大旅游培訓力度,使旅游服務水平提升成為旅游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
0
只是掛旅行社牌子,已經不從事旅行社業務了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