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旅行社 > 正文標題
重合度越來越高的文化與旅游產業將迎來統一管理。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該方案,改革后,國家旅游局將和文化部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國家旅游局將不再保留。業內人士表示,文化旅游部門的融合,有望推動以更開放的眼光看待文化與旅游項目,進一步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國門、邁向世界。
文化“走出去”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提出,將文化部、國家旅游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其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黨的宣傳文化工作方針政策,研究擬訂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統籌規劃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游業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組織實施文化資源普查、挖掘和保護工作,維護各類文化市場包括旅游市場秩序,加強對外文化交流,進一步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十三五”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文旅產業發展的政策,進一步推動了文旅產業的結合。其中,《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旅游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基本達到世界旅游強國水平。《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要求,到“十三五”末,文化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在政策促進下,當前文旅產業發展的勢頭十分強勁。
以文化旅游為代表的新型業態正在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省市明確提出,要把文化旅游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國各類文旅基金數量達到100余家,規模上百億的已經超過10家。與此同時,上海迪士尼的IP、方特的“熊出沒”、宋城的“千古情”以及華夏文旅的傳奇系列演藝都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同。此外,隨著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以及中醫藥旅游、研學旅游、文博文創等新興業態的發展成熟,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作為戰略型支柱產業的地位也在不斷加強。
針對此次提案,國務委員王勇表示,組建文化和旅游部,是為了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
管理適時而變
實際上,在此次合并之前,伴隨著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相關管理機構也歷經多次調整,包括撤銷和恢復。
文化部的最初形態為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于1949年10月1日設立,作為國家行政機構,在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的指導下展開工作,對全國范圍內的文化、藝術事務進行統一領導和管理。
195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成立。按照《國務院組織法》的規定,國務院將原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并接替相關工作,成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之一。1970年6月,根據國務院機構精簡方案,中共中央決定撤銷文化部,成立國務院文化組。但在五年后,即1975年1月,第四屆全國人大決定恢復文化部的設置,并撤銷了國務院文化組。
此后文化部又經歷一系列調整。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決定將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合并,設置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1987年6月,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改為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仍由文化部領導,但獨立行使職權,計劃、財政、物資分配等計劃單列。1988年,國務院再次進行機構改革,將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合并,設置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而經過此次改革,文化部將與國家旅游局合并,組建文化和旅游部。
同樣,旅游管理部門也歷經多次改革。1964年,國務院成立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局,作為國務院管理國際、國內旅游事業職能的部門。1993年,該部門被列入國務院直屬機構。1998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開始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的名稱和印章,原名稱和印章停止使用。此后,國家旅游局一直作為國務院主管旅游工作的直屬機構。
探路1+1>2
業內認為,此次組建文化和旅游部,通過對文化與旅游工作統籌規劃,將對促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院長魏鵬舉表示,組建文化和旅游部與中國文化建設發展實踐趨勢密切相關,符合實際要求。“現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度越來越高,相互交叉、相互支撐,并且這也是一個國際慣例,韓國就是文化旅游一個部門,國際上有許多國家也是這么做的。從趨勢上來看,這樣有利于促進大文化的繁榮發展,旅游業轉型升級,從觀光旅游向體驗旅游過渡,也能發展文化創意、體驗經濟。”
據了解,現階段已有部分企業開始布局文化與旅游融合的項目。在影視行業,實景娛樂成為不少企業發展的業務。以華誼兄弟為例,早在2011年,華誼兄弟便依托旗下的IP儲備進軍實景娛樂,目前華誼兄弟已在全國范圍內完成20個實景娛樂項目的布局,涵蓋電影小鎮、電影世界、電影城和文化城四種產品形態。
近年來,隨著文旅小鎮、“文化+景區”等項目的出現,文旅產業的發展已經具備一定雛形。不過,由于存在同質性無序競爭等情況,一直以來,發展的效果都不盡如人意。此前,北京市副市長王寧也多次提及將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發展規劃。王寧認為,去年北京劃分了三個文化帶,這幾條“線”串連著大量的文化資源,卻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我們的故事現在還沒有講好,因此,也就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旅游資源。”
對此,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陳少峰也指出,目前國內景區旅游門票收入普遍占比太大,這也是旅游項目缺少文化產品開發帶來的弊端。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以后,有助于加大文化產業挖掘力度,使得硬件為內容服務。
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認為,文化和旅游部的組建從某種程度來講是一種鏈式生存,而不是過去那樣碎片化,造成很多時候文化領域有很強的內容卻沒有很好的形式,有了形式又缺少內容。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研究所所長王興斌看來,文化與旅游部合并,一合中國國情,二合旅游本性,三合文化旅游潮向。王興斌進一步介紹,此前,國務院曾提出,到2015年旅游增加值占全國GDP的比重提高到4.5%,爭取到2020年旅游產業規模、質量和效益基本達到世界旅游強國水平。王興斌認為,在國際旅游中獨具風采,是中國旅游核心競爭力的所在,也是旅游業持續發展的基點所在。旅游與文化融合,使得文化更具有活力,旅游也更有魅力。
0
只是掛旅行社牌子,已經不從事旅行社業務了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