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目的地 > 住宿 > 正文標題
中國酒店業發展至今,本土品牌在中端領域的商戰已趨于白熱化,高端品牌的戰局卻稍顯“寵辱不驚”,國際品牌萬豪、希爾頓、洲際等巨頭則長期佇立在峰頂“一覽眾山小”,這一局面,或在不久之后被打破。
國際品牌水土不服
國際高端酒店品牌進入中國,最早可以追溯到改革開放初期。由于對外開放、接待外賓的需要,五星級酒店的主要客源都是外國人,酒店的管理和服務也完全西式化。時至今日,國人已成為高端酒店市場的消費主力,許多國際酒店品牌的管理模式卻沒有與時俱進。這使得這些國際品牌在本土化的轉變上顯得水土不服,與中國消費者產生出供需層面的矛盾。
必須承認,中國的酒店管理公司在高端市場領域與國際品牌相比存在差距,但這并不能阻礙本土品牌的崛起。原因有三點,第一,中國具有龐大的市場需求;第二,中國本土品牌發展迅猛;第三,互聯網技術的革新和年輕一代思維的轉變。
市場需求是生產進步的源動力。根據STR Global公布的數據,中國截止2017年7月,已簽約籌劃新建客房破三億間,成為亞洲第一的酒店增量市場。同時,中國也是商旅消費全球第一大市場,去年共支出3220億美金。所以,即使經歷了“國八條”后的寒冬,扎根于廣闊市場土壤的中國酒店業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中國本土酒店管理集團,從在經濟型酒店領域摸爬滾打至今,在中端酒店領域也開始百花齊放,其中,桔子水晶、亞朵、全季等酒店品牌,在滿足客人對于個性化、移動支付等方面絲毫不遜國外品牌。
華住、如家等做經濟型酒店起家的本土品牌,要轉變基因和固有認知還需要時間。由于在價格和客戶群體上中端和經濟型差距不是很大,所以比從中端發展到高端要容易的多。
所以當中國人的管理經驗和能力發展到不遜于歐美國家時,更適應國人需求的本土高端酒店品牌將打破國際品牌壟斷的局面。
中國品牌輕資產轉型
擁有具競爭力的品牌后,下一步要實現輕資產轉型。輕資產輸出有很多好處,保證現金流、快速擴張品牌影響力、降低金融風險等。國際酒店品牌通過“委托管理”和“特許經營的方式”進行品牌輸出,很早就完成了這一跨越。截至2013年底,4大國際品牌中,洲際自有物業比例只有0.2%、萬豪為1.2%、喜達屋2.95%、希爾頓4.02%。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五星級酒店是房地產業的一部分,它和房地產業同樣面臨著存量過剩、杠桿率過高等壓力。這意味著靠大筆資金興建或購買物業來擴張的方式,越來越不好做了。因此,酒店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關鍵一點,就是要將過去不可持續的、消耗資源的生產方式,轉變為可持續的、知識輸出的生產方式。
但必須注意,過度夸大和依賴輕資產也是有風險的。品牌、專利、管理、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擴張速度快,貶值速度同樣也很快。2010開始,國內出現了多次國際品牌星級酒店摘牌潮,原因多為盲目擴張造成盈利狀況不佳。
五星級酒店作為配套設施,在房地產大熱期間被好大喜功的開發商強行安置。由于五星級酒店的服務、設施、管理、品牌,需要配上高消費來支撐,所以在建立之初,就要充分考慮其所處地理位置,是否有足夠的消費力能承受國際品牌的價格。而不是等到建成并掛牌后,發現經營困難,然后不斷降價、降成本,做賠本買賣。
輕資產輸出的風險還在于對整個產業鏈的質量把控,因此國內酒店集團在注重輕資產化轉型的同時,也不要忽視重資產的作用。酒店管理公司可以維系一些有增值空間的不動產作為“直營店”。重資產在保值的同時,會提供更好的融資擔保。而輕資產為公司提供充足的現金流并降低金融風險。
0
目前電競酒店還是要按照酒店的標準建設、管...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