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最近,一篇《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里熱傳。一位在企業當高管的媽媽,月薪三萬多,在她給孩子的暑假賬單里,最大的一筆花銷是孩子去美國游學,10天花了兩萬元。
盡管游學被吐槽價格虛高,但是讓孩子出去游學一趟,已經成為中產家庭的標配。
因此,游學市場板塊逐漸被旅行企業和資本所重視。
2020年我國游學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1200億元
近日,中凱國際在新三板公開發行股票100萬股(全部為有限售條件股份),募集資金400萬元,資料顯示,中凱國際主營業務之一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等旅游服務。而在不久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樂旅股份獲得了以上海晨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首的新一輪戰略投資,并進入新三板創新層。 據悉,樂旅股份成立于2007年,并于2015年7月31日成功在新三板掛牌,是一家主營游學業務的旅行社。
這兩年,游學已經成為一大熱詞,游學市場也逐漸在發酵,并且有漸漸成為藍海的趨勢,正如中凱國際和樂旅股份這樣主營游學的企業的得到資本的垂青。
游學,顧名思義,遠游求學,包含了旅行和學習的元素,因此,游學市場得到了旅行社和OTA們的青睞。在樂旅股份掛牌新三板的2015年前后,很多旅游企業聯手教育機構和企業布局游學市場。
2016年,具有出境游資質的國內旅行社,依托出境游的優勢,眾信旅游和凱撒旅游相繼布局游學業務。
眾信旅游與海外教育服務機構加誠博教(北京)教育咨詢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在海外教育業務領域正式深入開展合作。同年3月凱撒旅游聯合北京紅舞鞋推出游學產品,將教育活動搬至海上。凱撒利用旅行社自身優勢,將教育機構的資源進行結合,降低游學產品成本,雙方共同探索游學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傳統旅行社已經有成規模的旅游業務鏈,只稍微整合一下已有資源,就能開發出一套完整的游學路線,而不會對成本造成過大壓力,越來越多的旅行社看好這一塊藍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統計顯示,2016年我國游學人數約為325萬人次,其中國內和國際游學人數分別約為260萬人次和65萬人次。2016年我國游學行業的市場規模約315億元,其中國際游學和國內游學的市場規模分別約為195億元和120億元。咨詢機構預計,我國游學市場仍在高速發展,到2020年我國游學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
而OTA方面在游學的布局上走得更早,2014年,攜程戰略投資了世紀明德。世紀明德是國內青少年游學服務提供商,以素質教育為目的,以夏令營為主要形式,以課程輔導為輔助,游學業務涉及美洲、歐洲、澳洲和亞洲。
只游不學,游學效果被吐槽
面對游學的廣闊市場,如何將“游”和“學”進行結合,是各個旅游企業需要面臨的問題之一。而最近,游學被質疑游而不學,效果受到吐槽。
游學被質疑游而不學,效果受到吐槽。圖片來源:網絡
很多家長對于游學的效果表示懷疑,給孩子報名參加出境游學項目的徐女士表示,出去一趟,孩子玩得很開心,“光玩了,沒學到什么”,名校參觀了一下,并沒有感受到名校的內涵。
專家認為,這反映了目前游學市場行業標準缺位的問題。專家表示,關于“只游不學”,理解不能偏頗,“游”和“學”的比例是難以界定的。名校游學、研學旅行、營地教育,由于形式不同,因此“游”和“學”的占比始終不同。拿營地教育來說,這種夏令營依山傍水、搭起帳篷,主辦方在營地進行體育活動、軍事訓練、藝術活動和科創活動等。由于營地是固定的,它幾乎沒有“游”的成分,這種情況下,教育成分就占到90%以上。
對于這個問題,最近發布游學品牌的中青旅遨游網,有更為深入的思考,或可成為“游而不學”問題的解決方案。
今年4月,中青旅成立了中青旅遨游網游學旅行俱樂部,通過強化教育思維和教育邏輯、弱化旅游思維和旅游邏輯、重視課程設計內涵的打造,中青旅希望通過推出符合研學市場需求的產品,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和家庭享受到集“游”與“學”于一體的綜合性旅行服務。
國內游學資源豐富有待挖掘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不能因為游學市場目前的現象就扣個“亂象”的帽子,因為效果也不好量化,他認為國內游學的特點,或可彌補觀光似的游學的缺陷。
一項2001人參加的調查顯示, 75.0%的受訪者認為海外游學對孩子的成長有意義。不過,對于意義,北京的汪先生認為這樣的意義很有限,雖然在國外受教育孩子的獨立性比國內孩子要高一些,但想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在國內教育中就可以做到,沒必要一定出國。
我國的游學資源豐富,各名人故居、博物館、科技感、文物古跡都可以包裝為游學產品。據了解,各地也正在做這件事。今年7月初,“2017年環首都游學圈活動”在北京舉行,世界花卉大觀園、中國電影博物館等41家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參加。
不僅如此,為了便于港澳青少年游學,目前,第一批24家“港澳青少年游學基地”已經落地,這包括曾國藩故居和岳陽樓等一批歷史名人故居和古建筑。
業內人士表示,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方面都是很好的教材,都蘊含深刻的教育意義,關鍵在深挖,迎合市場的淺路子不可取,在教育產品線路的設計上要避免同質化,注重領悟和消化,不能淺嘗輒止。
旅行社加碼游學,無疑是看到了游學市場空間,而這種潛力在中小學層面展現為一種粗放式的特點,換句話說,不夠精細和深化,尤其是出境游學的問題也漸漸突出,或可存在向國內轉的趨勢。
除此之外,成年人游學和大學生游學的目標指向性會更強,這也許是未來游學市場的一個方向,畢竟這部分人的學習需求更旺盛、更集中,學為中心,游為輔助,這部分人很少滿足于嘗鮮,講求實際,更加注重中華文化的深度。
0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