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以百度大數據為支撐的消費者關注度來看,避暑旅游關注度一直呈上升態勢,相關搜索在7月份達到一個峰值。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目前地方政府已認識到旅游消費給地方經濟帶來的驅動力,鼓勵發展旅游,均從景點門票讓利、優化交通等多方面吸引游客。
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旅游消費產品單一,暫未適應中國旅游的大眾化與家庭化、個性化與多樣化、散客化與自助化、休閑化與體驗化、品質化與中高端化等特征。
地方旅游開發應該抓住目前線上旅游資本熱沖動,跟線上旅游機構合作,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的方法手段,再造避暑游產品和服務體驗。
一線城市避暑客源最多
避暑旅游即以避暑為主要目的而開展的旅游、休閑度假。一般而言,避暑旅游主要集中在每年夏天的6-8月,有時也會從5月開始,10月結束。
2017年的避暑旅游,疊加暴熱天氣和學生暑假,成為旅游目的地以及線上線下旅游商家關注的重點。
龐大的消費人群成為各電商競相追逐的熱點,各主要在線運營商無一例外地將避暑旅游作為其夏季主推的活動。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避暑游火爆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旅游經濟季節性明顯,避暑游收入,成為東北、西南以及城市周邊海濱、森林景區的全年旅游收入重點,甚至超過一半。其中以五臺山、北戴河景區為代表。主打冰雪游的河北張家口崇禮,也是夏季避暑游勝地,夏季收入占到全年的一半。
第二,從地域來看,中國的避暑旅游地點主要分兩類。一類是遠距離避暑度假游,主要集中在中國西南、東北等地,比如昆明、貴陽、凱里、長白山等地;另一類是周邊游,也是目前增長最快的主題游,目的地集中在大城市周邊,比如北京周邊的北戴河、張家口、承德等地,類似的海濱、森林等地成為熱門避暑地區。
攜程大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大城市在全國暑期游人群中的合計占比近14%,是旅游高消費人群的主要輸出地。特別是北京,占比近7%,是最核心的客源城市。此外,重慶、成都、杭州等夏季高溫城市也是重要客源地。
截至目前,上海、北京、成都占據“出逃避暑”城市排行榜前三甲。而從出游目的地的選擇來看,目前,青島、昆明、西藏、西寧、秦皇島、廈門、九寨溝、麗江、哈爾濱以及烏蘭察布等避暑勝地人氣爆棚。
避暑游規模將達3000億
中國人消費升級,壯大了避暑經濟的熱潮,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消費支出貢獻率達到63.4%。
近三年國家旅游經濟實驗室調查顯示,三季度居民整體出游意愿在80%以上,出游意愿高漲。百度大數據顯示,每年5月底6月初以避暑為關鍵詞的搜索激增,至7月中旬達到峰值。其中出行人數最多的地區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廣東。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未來避暑游消費規模有望超過3000億元產值。近三年,中國旅游研究院主要客源地實地問卷調查發現,80%以上的居民暑期計劃出游1-3次,一半以上的受訪居民計劃出行天數在3-7天,其中家庭游是最主要的出游組織方式。暑期的避暑經濟成為重點,居民出游穩定、頻繁,據不同研究機構預測,中國的潛在市場超過1億到2億人次。
《2017年夏季避暑游客大數據洞察報告》顯示,25歲以下以及26-35歲的兩類群體占比高達76.9%。從旅游預算來看,97%的人愿意為避暑游消費1000元以上;74%的人愿意為避暑游消費2000元以上;42%的人愿意為避暑游消費3000元以上。
如果按照為避暑每人次消費支出為1000-3000元,未來避暑市場的潛在規模有望超過3000億元,中國未來的避暑經濟仍有巨大的開發空間。
另外,在旅游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海外旅游消費激增。海島游依然熱門,特別是亞洲地區的海島成為旅游熱門地區,包括泰國普吉島、印尼巴厘島、馬爾代夫、日本沖繩、菲律賓長灘、馬來西亞沙巴、越南芽莊、泰國甲米等,潛水、皮艇、快艇等水上項目,成為消費重點。
驢媽媽數據顯示,7月中旬至8月中旬,普吉島、曼谷、芭提雅、蘇梅島、清邁將是最受中國游客喜歡的五大熱門目的地。
推銷避暑游哪家強
隨著“清涼一夏”成為各地景區的避暑招牌,避暑經濟也納入產業規劃行列。
“郴州去貴州旅游半價啦!”2017年夏天,諸如此類優惠政策在各地居民朋友圈常見,地方政府的旅游政策,已引起不小的關注。
從2017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增長已基本完成從投資主導到消費主導轉型。近期中央與地方均在發布鼓勵旅游、體育等休閑消費的政策,避暑經濟成為地方鼓勵的重點。
貴州將對廣西、重慶等10個省區市的居民提供全省景區門票5折、高速公路通行5折優惠,同時執行的還有航空、旅游包機、旅游專列優惠及補貼政策。
重慶市特別推出63條以避暑納涼為主題的精品線路,包含285個休閑點,集中分布在渝東北大巴山、渝東南武陵山、渝南大婁山三大區域,夏季氣溫在20-25℃。
山東煙臺從7月1日起部分景區實行免票,旅游人數迅速攀升。景區人數相對2016年同期實現翻倍增長。
東北地區也抓住了氣候優勢,推廣避暑旅游。長春啟動了《長春市避暑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的編制。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目前地方政府均已認識到旅游消費給地方經濟帶來的驅動力,鼓勵發展旅游,目前均從景點門票讓利、優化交通等多方面吸引游客。其中貴州、煙臺等地均做出了表率。中國人旅游正在從旅游往度假的方向轉變,景點門票讓利,吸引游客轉向度假式消費,是明智之舉。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建議,目前國內旅游度假消費產品,仍過于單一,中國旅游消費呈現大眾化與家庭化、個性化與多樣化、散客化與自助化、休閑化與體驗化、品質化與中高端化等特征。傳統的旅游觀光已無法滿足中國中產消費升級的需求,避暑游景區應該根據地方特色優勢,深耕避暑游度假產品開發。
另外,線上旅游消費在旅游經濟中的占比越來越高,游客的旅游消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以紀念品購買為例,過去是背著大包小包回,現在游客會詢問網店購買。在旅游攻略方面,過去是提前訂好消費攻略,現在是隨時隨地在手機等移動端查閱消費店鋪評價,然后進行消費決策。
因此,景區應該積極擁抱移動互聯網,通過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改造旅游服務。
再以貴州為例,旅游政策發布后,同程旅游即呼應貴州暑期旅游戰略的企業,合作開展了避暑旅游主題營銷活動。
目前,線上旅游成為資本布局的重點,地方政府特別是西南、東北地區,應該積極發展智慧旅游在營銷、門票、支付以及旅游產品服務等方面的應用,不斷創新,提供更多更精致的避暑游消費產品。
0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