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近日,國家旅游局在北京首次召開“中國旅游產業促進座談會”,會議明確提出,當前中國旅游業正在迎來一個大調整,未來20年到35年,將是中國旅游業發展的黃金期。
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業始終保持著持續快速的發展。從開放之初入境旅游的“一枝獨秀”,到90年代的入境旅游、國內旅游“雙輪驅動”,發展到如今的入境旅游、國內旅游、出境旅游“三足鼎立”。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國際旅游目的地、全球最大的客源輸出國、世界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
35年來,中國旅游業無論是旅游人數,還是旅游收入,都增長了數十倍、上百倍,旅游從單一的接待型事業發展成了大眾化產業。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也大幅提升。
統計數據顯現:
2014年我國旅游業對GDP直接貢獻率達到8%、直接加間接貢獻率超過12%,旅游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
2014年我國旅游消費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12%;旅游就業占社會就業總量的8.4%。全國有28個省區市把旅游業定位為支柱產業。
可以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旅游業發展的引擎,中國旅游業對全球國際旅游增長率的貢獻超過了三成,“中國游客”的購買力讓世界驚訝、讓全球刮目相看。旅游已成為軟硬兼備、配合度高、覆蓋面廣、拉動力強的綜合性實力。
為什么說未來20年乃至35年將是中國旅游業更好更快發展的黃金期?
首先,這是發展的必然階段。發展的規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時,旅游進入大眾化、日常性普遍消費階段。而我國目前人均GDP超過7000美元,正處于旅游消費需求爆發式增長時期。
二是宏觀政策的推動。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費升級加快,我國居民的旅游消費能力、旅游消費需求和旅游消費群體都將大幅度持續增長。未來20年,我國人均GDP將超過1.5萬美元,50%以上的居民將進入中等收入之列,居民人均年出游將超過5次,全國旅游市場規模將超過80億人次,旅游將成為大多數人的普遍性消費;而到2050年我國人均GDP有望達到3萬美元,80%以上人群進入中等收入階層,居民人均年出游將達到10次以上,全國旅游市場規模將超過140億人次,旅游將成為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屆時,旅游將真正成為一種跨地域、無國界、無障礙的社會化、普遍化消費行為。
旅游是綜合產業,關聯度強、帶動作用大,發展旅游產業既可以擴大消費、拉動投資、拉動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又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服務業比重,促進結構調整;還可以增加社會就業、促進農民減貧增收。因此,近期中央在宏觀政策上一直因勢利導,把旅游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點領域,把提升旅游消費作為六大消費工程之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目前還在研究制定有利于旅游投資和消費的文件。地方各級政府也都更加重視旅游業,采取了更加有力的舉措推動旅游業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服務。
三是消費環境的改善。近年來,國家在公路、鐵路、航空等方面的持續大量投入,使人們出行更加便利;加之大量社會資本、民營企業正快速轉向投入旅游業,這不僅為資本自身找到新商機,同時也進一步豐富了旅游產品及旅游產品線,增加了旅游消費的多樣化選擇;加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快捷助推了大眾化旅游消費的快速發展。
相信,在宏觀政策引領下,在巨大的消費需求推動下,在良好的發展環境支撐下,中國旅游業正在迎來一個大調整、大變革、大跨越的新階段,正在經歷一個從量變到質變、從數量增長到質效提升、從粗放經營到集約發展的新變化,正在邁向一個社會化、全球化、現代化、產業化發展的新階段。旅游產業將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0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