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作者 > 正文標題
2015年,在文學、電影行業遭熱炒的“IP”,一年后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在旅游業大行其道。
無論是“旅游要happy,關鍵在IP”、“2016年將是旅游IP元年,得IP者得天下”的說法,還是“旅游IP戰略”,抑或“北極光專線”、“最美客棧老板娘”等“小而美”的產品,一時間,“IP”給人的感覺就是堪比2015年初的比特幣——大家都沒見過卻覺得能賺錢,而旅游行業“萬眾IP”的時代似乎也指日可待。
在一次旅游行業會議上,一位業內人士說“有字母的地方就有創新”,帶著這個思路,言必談“IP”似乎也變得可以理解。
那么,大熱的“IP”究竟是什么?
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鐵東指出:“在英語世界,如果提到‘IP’,人們首先想到的只能是‘IP地址’。只有特別指出,對方才能明白你說的是‘知識財產’(IntellectualProperty)。”2014年,網絡小說版權逐漸演化出了“IP”的概念,成為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三個組成部分的知識產權。眾所周知,當前為了尊重知識產權,電影、音樂、綜藝節目等基本過了免費時代,制作方花了大成本制作了“IP”,分發平臺出于競爭力考慮也心甘情愿買單獲得獨家授權,最后用戶也愿意付費得到“IP”,這里整個利益鏈條是清晰且完整的。
簡單地說,“IP”就是有版權的品牌或內容,比如之前的《中國好聲音》是“IP”,比如迪士尼也算是“IP”。但文前提到的“旅游IP”就顯得讓人費解:A設計了特色線路,B不能模仿?C開拓的渠道、服務的客人、營銷的方式,D都不能去碰?
細究我們發現,這個“被延展的IP概念”,代表著個性、稀缺性和競爭力,不過是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資源、商品或者服務的另外一種闡述。包括一些旅游線路,引入“IP”概念,是把旅游產品內容化、主題化。按照這個說法和邏輯,旅游業似乎“滿眼IP”:海南亞龍灣的熱帶天堂公園也算是一個“IP”——酒店引入葛優舒淇主演的《非誠勿擾2》,最后所有的游客去到公園都要走一走那個吊橋,看一看劇組拍攝的房間;凱撒旅游曾經推出的法國軒尼詩酒莊之旅、美國格萊美榮耀之旅也是“IP”;甚至你打造一個畢業季謝師產品、我推出一個青春季郵輪線路……這些服務模式、旅游產品、行程玩法等等的創意創新都是“IP”。
打造核心競爭優勢,這個思路是毋庸置疑的——沒有人離家千里去玩一個家門口都可以體驗到的游玩項目,也沒有一家想獲得持續發展的企業不琢磨著如何打造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建立行業壁壘。但被冠以各路“IP”,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難怪有業內人士站出來,直言“旅游業充斥著概念創新”。這讓我不由得想到大家熱鬧地談了那么久的“互聯網思維”,結果在一年前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劉強東回了句:“在互聯網行業從業 11 年了,我從來并沒有覺得互聯網有一個特殊的思維。”
總之,“IP”確實是個機會,但沒必要蹭熱點,湊熱鬧。旅游業的本質是服務,新時代本沒有固定的玩法,多維度創新做好服務才是重點。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