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在線旅游 > 正文標題
從各大在線旅游企業交出的今年第一份成績表來看,OTA行業的競爭之激烈超出業內人士的預想。
日前,途牛、攜程兩大在線旅游平臺相繼公布今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財報數據顯示,兩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大幅增長,但其凈虧損卻在持續擴大,二者分別虧損了5.39億元和16億元人民幣。
在線旅游行業的高速增長拉升了OTA平臺的營收規模,但也導致價格戰四起,短期內難以實現盈利。業內專家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各個OTA平臺仍以高投入換取市場份額,若想打破虧損局面,必須延長產業鏈,把握消費者痛點。
隨著在線旅游市場的日趨成熟,以途牛、攜程為代表的OTA平臺也不再滿足于在線市場的博弈,而是調整戰略布局,加快對上游資源端的滲透,強化線上線下的融合。今年攜程先是參與了如家與首旅集團的合并交易,隨后又作價30億元入股東航;途牛一方面收購中山國旅和經典假期兩家旅行社,另一方面又與海航、國航達成合作協議,徹底打通線上線下資源。隨著產業鏈的進一步整合,OTA行業迎來大一統的格局將漸行漸近。
途牛、攜程虧損擴大
營收雖然在擴大,但虧損成了OTA行業在2016年上半年的主旋律。
根據易觀產業數據庫發布的《中國在線度假旅游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6年第1季度)》顯示,中國在線旅游的市場規模達到155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8.9%,環比增長14.7%;第一季度交易規模同比增幅保持50%以上的較高水平,仍處于高速增長期。
從市場份額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在線旅游市場仍然保持著“攜程+途牛”的兩強格局,二者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2.4%和23.2%。
然而,即便是如攜程、途牛這樣已經占據巨大市場份額的OTA企業,也未能避免虧損的局面。
根據途牛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途牛凈營收達到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8%;但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5.39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2.331億元擴大超過一倍。
針對虧損的原因,途牛方面表示“這是一個主動的戰略,用虧損換市場。”途牛網COO嚴海鋒認為,休閑旅游市場已從一線城市發展到二線、三線及以下的城市,市場空間巨大,戰略性虧損還將延續。
虧損并非途牛獨有,攜程的一季度財報也并不好看。財報顯示,攜程該季度的凈營收為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0%,環比增長45%;單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高達16億元人民幣,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1.26億元人民幣(約合2000萬美元),虧損擴大12倍。對于巨額的虧損,攜程表示,是由于合并了去哪兒網產生的11億元凈虧損。
事實上,即便扣除攜程占股比例下的去哪兒虧損部分,攜程自身亦虧損超過5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擴大300%以上。單看去哪兒的財報數據,2016年第一季度歸屬于去哪兒網股東的凈虧損為10.765億元,去年同期為7.012億元,虧損擴大54%。
位于在線旅游市場第一梯隊的攜程、途牛虧損擴大,老三、老四的同程和驢媽媽也不容樂觀,驢媽媽的母公司景域文化在去年也虧損了4.26億元,并提示短期內該公司存在難以盈利的風險。
價格戰不絕
易觀智庫的數據還顯示,2015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規模為4737.7億元人民幣,僅占同期中國旅游業總收入的11.5%,相較于歐美在線旅游市場40%以上的滲透率,中國在線旅游的市場規模還有拓展空間。在市場規模繼續增長的情況下,犧牲利潤以換取市場份額的模式將不可避免。
勁旅網總裁魏長仁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由于在線旅游市場交易額占整個旅游市場存量的比例較低,導致OTA企業在整個市場上的競爭度并不高,“按照行業集中度指標CR4來說,當行業排名前四的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50%以上,這個市場格局才開始相對穩定,只有前面企業的市場體量達到較大規模時,才有更大的話語權,才能實現規模化盈利”。
魏長仁認為,目前國內的在線旅游市場的集中度還遠遠未達到這樣的標準,行業仍處于“諸侯割據的混戰階段”,各OTA平臺為搶占市場份額,難免加大投入、降低價格,只有市場集中度達到一定程度,新的平衡狀態出現時,在線旅游市場膠著的競爭狀態才會改變,“但至少在未來兩年內,OTA很難各得其所,實現平衡”。
目前國內旅游業的互聯網滲透率逐年提高,但在線旅游行業內外的競爭也隨之加劇,新加入的投資者希望分得一杯羹,原有的企業也不甘示弱,資本加速注入,在線旅游市場儼然成為一個烽煙四起的戰場。
2015年,攜程網收購去哪兒網、藝龍網;途牛網獲得京東領投的5億美元戰略投資后,又取得海航5億美元戰略投資;同程獲得萬達領投的60億元融資;驢媽媽獲得老牌酒店國企錦江集團的5億元戰略入股,并登陸新三板市場。此外,阿里旅行背靠淘寶、天貓等流量入口,并擁有較完善的金融體系;騰訊也未放棄在線旅游市場。前不久,又有眾信旅游(002707,股吧)、金鼎投資等機構向周邊游平臺“要出發”投資5.5億元。
新資本的注入使得在線旅游市場的競爭格局更加嚴峻,不少OTA企業紛紛采取成本領先戰略,價格戰日益白熱化,在線交通預定、在線度假旅游和在線住宿預訂等領域的促銷輪番上演。
執慧旅游創始人兼CEO劉照慧認為,一方面,在線旅游企業為吸引線上用戶和增加線上流量,加大營銷投入,導致獲貨成本高;另一方面,OTA企業沒有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形態,主要產品仍集中于傳統的機票、度假和酒店,同質化競爭明顯,加劇了低價競爭,同時,產品來源仍是傳統批發商,利潤空間薄,最終導致毛利潤低,總體虧損大。
此外,各平臺間的并購雖然增加了市場占有率,擴大了規模,但運營和管理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途牛在以高投入擴大市場規模的同時,相應的規模并未如期而至。數據顯示,其毛利率水平,從2014年的6.36%下跌到了2015年的4.82%,到2016年第一季度,進一步跌至4.25%;其管理成本則從2015年的5%升至2016年第一季度的7%,幾乎是2013年同期管理費用水平的一倍。
延長的產業鏈
在線旅游行業內的競爭愈演愈烈,而來自線下的外部壓力也日益顯現。2016年年初,南航、海航、國航、東航等多大航空公司相繼宣布關閉去哪兒網旗艦店,暫停與去哪兒網的合作。事實上,航空公司對去哪兒的集體“發難”只是其改革機票銷售渠道的一個信號。
今年年初起,航空公司紛紛通過下調機票代理傭金來打壓機票代理行業,南航、廈航、國航和東航都相繼將機票代理商手續費下調至零。而7月1日起,南航等航司開始執行新的銷售政策,大規模擠壓代理商的利潤空間,勢必造成去哪兒等OTA機票代理平臺的利潤變薄。
在酒店領域,OTA以低價促銷搶占市場份額的同時,無形中擠壓了酒店利潤,弱化了酒店的直銷渠道,因此,自去年開始國內多個酒店聯盟相繼成立,例如11月綠地、海航、中興和泰以及亞朵4家酒店集團宣布成立“中國未來酒店聯盟”,目的正是聯合對抗OTA,打造直銷渠道,擺脫對OTA平臺的依賴。漢庭、如家、鉑濤等酒店集團亦紛紛加大自建渠道的力度。
隨著線下渠道的壓力激增,OTA平臺開始意識到布局線下資源的重要性。今年4月21日,攜程宣布30億入股東航集團,雙方將探索在低成本航空(包括但不限于中國聯航)、航空保險、IT和電子商務等方面開展股權合作,并在國際機票銷售、運價搜索展示、平臺供應商管理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攜程方面稱,合作之后,旅客將能在攜程網上買到大量的東航特價國際機票,以東航為主的運價搜索展示,也會促動其他航空公司投入更多特價資源,為旅客出行帶來實惠。此外,此前讓訂票平臺頗感頭疼的供應商管理問題,也將會隨著東航的介入,得到積極改善。
途牛則在2015年收購了中山國旅和經典假期兩家旅行社,并投資了打包旅游產品批發商五洲行。更大的手筆是在2015年11月24日,途牛方面宣布接受海航旅游集團5億美元獨家戰略入股,后者隨即取代京東途牛第一大股東。國航旅游集團旗下擁有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旅游金融平臺等多業務板塊,以及凱撒旅游(000796,股吧)等20多個旅游品牌,根據雙方簽訂的協約,海航旅游方面將以優惠條件向途牛提供旗下航空、酒店、公務等優質旅游資源,而途牛將依托海航在產業鏈優勢進行采購。
魏長仁分析,在線旅游平臺進入到上游資源端有利于保障整體業務的穩定性,帶動收入增長。“與上游供應企業的相互滲透可以避免因與上游企業關系不好而出現斷購的情況,有效降低了企業的運營風險;同時,進入供應上游,可以提高直采比例,實現直采、銷售一條龍的策略,帶動毛利提升,當直采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時,議價能力更強,資源獲取能力也會增強,從而提升利潤空間。”
“對于在線旅游平臺而言,應進一步整合整個產業的價值鏈,根據游客的興趣進一步細分市場,精準對接游客,提供個性化的旅游產品,滿足用戶深度化的體驗需求,從而提高用戶對相關在線旅游平臺及產品的附著率,實現在線旅游市場的良性循環。”劉照慧說,在線旅游的資源布局還應該同吃喝玩樂深度融合,走向旅游大消費時代,即以旅游為核心,形成融體育、戶外、文化、游學等深度內容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大消費產業。
0
春節作為旅游消費的重要節點,集中反映出了...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