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策法規 > 正文標題
中新網南京9月27日電 9月26日,中國南京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暨“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南京紫金山莊舉行。國內外十余名市長及城市管理者出席論壇,圍繞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的最前沿理論與案例展開深入探討。不少與會代表表示,讓市民參與到保護工作中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據了解,本次名城會與往屆有著很大的不同,出席論壇嘉賓從城市管理者擴大到相關領域專家,NGO組織代表等。當天,有來自中國、韓國、印度、西班牙、意大利、阿塞拜疆、白俄羅斯等七個國家的數十名名市長及城市管理者,還有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專家學者參與討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派專人參會。
本屆主題為“保護文化遺產,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開展“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論壇”主題論壇,共分為四個板塊,分別是“發展的復雜性與遺產保護挑戰”、“遺產保護與城市化進程”、“文化遺產: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建立新型的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聯盟”。城市管理者、學者專家、非政府組織都積極發言,探討城市文化遺產的相關問題。
南京市長繆瑞林在會上與各國市長進行了深入探討,他首先介紹了南京在保護城市文化遺產方面的經驗和設想:“南京正在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文化杰作的深入挖掘、系統梳理、修繕維護,讓許多曾經被淹沒在城市現代建筑‘森林’里、被遺忘在城市各個角落中的歷史文化遺產,充分展現在世人面前,還原其歷史風貌、再現其歷史風韻,成為南京一張張特色名片,讓人們真切感受到歷史的存在、感受到古都的韻味,讓這座千年古城更加真實、更為迷人。”
他向與會代表介紹,南京期待到2020年,形成歷史脈絡清晰、表現形式多樣、功能充分彰顯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
蘇州副市長王鴻聲也介紹了蘇州的文化遺產保護經驗,包括成立文物管理委員會;建立文物規劃委員會,拆除古城中非必要的建筑;控制古城建筑高度;維修古建筑,讓蘇州成為“活著的古城”;鼓勵市民提供歷史照片、捐獻城磚,成為城市義工。
同為歷史古國的印度阿拉格市長英拉吉·阿利亞在會上發言表示:文化遺產是一個城市的財富,需要合理的保護和利用。善用文化遺產可以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為市民創造更好的生活。
韓國大田市市長權善宅也分享了該市的文化遺產保護情況,他說:文化遺產是種子,城市是主干和花朵。文化遺產保護需要市民參與,要培養市民的主人翁感,讓市民參與到城市文化遺產的宣傳中。
佛羅倫薩副市長妮可萊塔·曼托瓦尼則認為:城市遺產保護需要洲際層面、國家層面,甚至歐洲聯盟的三層支持。在遺產保護中,政府部門和民間組織相互合作、參與。
除了市長和城市管理者的發言踴躍之外,不少專家學者也給出了專業建議:
南京明城墻遺產保護中心研究部主任楊國慶在會上表示,南京明城墻歷經30年的大規模維修目前告一段落,明城墻及其周邊環境已經得到改善。2014年,明城墻保護實現了管理體制的統一,全市城墻有一個組織管理。其次,明城墻全面開放。“開放是最好的保護。不開放、不利用是死路一條。”
“中國城鎮化從35%提升到65%,意味著6億人變成了城市人,這在人類歷史上是沒有過的驚人現象。”東南大學學者周琦指出,保護城市文化遺產不能用鋼筋水泥,應當用傳統的材料去修復古建筑,修舊如舊。保護城市文化遺產需要尊重各個國家的國情,依據現實情況進行。
在當天論壇的最后,七國市長共同簽署了《南京宣言》:建議南京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合作,率先創建一個新的遺產城市聯盟。
據介紹,南京名城會是一個國際性雙年度文化活動,創設于2004年,已成功舉辦了五屆。先后有51個國家和地區的242個(累計計算)國內外城市的市長參加名城會。
0
2020還有出境游嗎?估計出境游市場2022年才...
強化深度融合,打通文化資源和旅游要素,將...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