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目的地 > 景區 > 正文標題
小寨子溝五龍寨在震后六年重新開寨,各項原生態民俗活動一一上演。 曾云 攝
圖為原生態民俗《白什馬燈》。 曾云 攝
中新網綿陽8月13日電 (楊超曾云董媛媛)轉山會、跳沙朗、喝砸酒、吃壩壩宴……13日,隨著各項原生態民俗活動上演,四川北川最邊遠、羌民族文化保護最完整的青片鄉小寨子溝五龍寨在震后六年重新開寨,吸引了各地游客紛至沓來感受最淳樸的民風民俗。
當天上午一早,四里八村的鄉親們身著民族盛裝,扶老攜幼,聚集在氣勢磅礴的古寨門前。在鼓樂和禮炮聲中,釋比手持儀杖,敲響羊皮鼓,引領白什馬燈、馬槽嗩喇、墩上花燈等羌族民俗組成的數百米巡游隊伍踱步前行,祭拜山神,祈禱家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五龍寨在全國第11個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北川小寨子溝,這里峽谷幽深,怪石林立,懸泉飛瀑,世世代代聚居著中國最古老的羌民族,有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西羌民俗遺風,羌笛、羌舞、羌食、羌飾,羌俗及羌寨等羌族文化保存至今。
“這里是集千萬年山水奠基的羌寨,有離都市最近的原始部落,震前游客非常多。”青片鄉鄉長何昌益談到“5.12”地震前該地區的旅游輝煌史很是自豪。他介紹說,震后長時間恢復當地百姓生產生活和基礎設施建設,加上去年受到百年一遇的“7.9”洪災影響,小寨子溝的旅游業遲遲未恢復。“旅游是當地百姓的主要收入來源,今天開寨迎賓大家又找到了致富希望。”
茶余飯后,或玩棋牌,或觀賞如畫風光美景。神樹群、飛來石、古棧道遺跡、觀音坐石巖、三疊瀑布、古碉樓群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流連忘返。漫步在山間小道,兩岸崇山峻嶺,仿佛置身于綠色海洋,潺潺流水聲像動聽的音樂在耳畔縈繞,整個人遠離城市的喧囂,投身于大自然。“這里是天然氧吧,空氣好,景色優美,所有壓力煩惱都可以拋之腦后。”來自成都的游客鄒茜一身運動裝輕松自在地坐在馬匹上感受大自然的“味道”。
“真是驚險刺激,非常好玩兒!”在小寨子溝的一處漂流地,三五好友乘坐皮筏,在時而湍急、時而平緩的水流中順流而下,水面濺起朵朵浪花。游客在跌宕起伏的漂流中與水嬉戲,在談笑間盡覽旖旎風光,盡享夏日清爽。
夕陽西下,一首首悅耳的羌歌響起,羌族姑娘小伙兒隨之舞動,歡聲笑語在寨子里久久回蕩。
0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