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越來越多的游客涌進這個山村,讓村委會主任戴向陽喜憂參半:喜的是游客接踵而來,憂的是接待能力和安全問題。
還未到最佳觀賞期 游客就蜂擁而至
記者站在水錐嶺鳥瞰整個村子,山上5棵千年楓樹連片生長,非常醒目,它們是林業部門掛牌保護的國家三級保護古樹,被村民自豪地稱為“五虎楓”。每到深秋,高大的紅楓與馬頭墻交相輝映,形成別具特色的紅楓林景觀。這里正是游客欣賞紅葉的場所,也是賦春鎮長溪古村到大鄣山鄉石城古村的必經古驛道。
在戴向陽組建的“紅葉情報”網站上,記者看到一段提示:“根據歷年經驗及今年入秋后的天氣表現狀況,預計紅楓觀賞時間段在11月15至12月初之間。”盡管紅葉未到最佳觀賞時期,而且今年紅葉遜色于往年,但來自國內外的游客卻蜂擁而至。
“這樣下去,我們肯定招架不住。”戴向陽說,11月9日至10日,來該村的游客達到1000多人;而本周末,目前的預訂量已達700多人,屆時至少有4000人進村。戴向陽深感“壓力山大”,為此他已經勸導一部分人改變出行計劃。
游客太多 吃喝拉撒都成問題
游客多本是好事,戴向陽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兩年前的一天,由于大量游客涌入該村,吃喝拉撒成了問題。盡管全村村民敞開懷抱接待,仍然滿足不了游客的需求。
“地里的菜拔光了,村里找不到可以充饑的食物,部分游客餓著肚子賞景。”導游戴桂祥說,村莊四周被連綿起伏的山巒包裹,周圍15平方公里無村莊,想要吃喝除非徒步3小時到鎮上去。
今年由于遭遇旱災,長溪村的供水變得緊張起來。戴桂祥告訴記者,環繞村莊的長溪河已成死水,部分河段長了綠藻。其中一個村小組,每天只在天亮時供水半小時。盡管如此,來自國內外的游客和驢友趨之若鶩,不斷在網上發出預訂房間的請求。
進入秋季的每個周末,戴向陽都忙得焦頭爛額。他說,長溪村的名氣越來越大,游客數量猛增,但天災也時有發生。去年山洪暴發的場景讓他至今心有余悸。當時他正在縣城開會,得到山洪消息后立即往回趕。當天該村倒塌房屋29棟,因洪水浸泡成為危房的有51棟。
從去年8月10日起,戴向陽的家成了“救助站”,最多一天安排100多人吃住。最后一批村民從他家撤離時,已是20天后的8月30日。
村民期盼拓寬進村盤山公路
去年洪魔肆虐,今年久旱無雨,長溪村接連兩年遭遇極端天氣。游客卻只增不減,戴向陽喜悅過后多了一份擔心,也多了一個想法。他發動村民積極投身農家樂,增加接待能力。
他告訴記者,該村旅游景點不收門票,村民收入主要靠農家樂。在該村,去年只有20幾家農家樂,今年增至46家,明年將增加到80多家。
戴向陽還有一個雄心勃勃的長遠計劃,秋天紅葉是長溪村最大旅游亮點,但這個季節性很強的旅游產品并不能為當地村民帶來多少實惠,只有打造四季都能留住游客的產品,才能有效緩解秋天游客的爆滿現象,給村民帶來實惠。他計劃在春季打造梯田式的油菜花;夏季開發采茶和下河摸魚旅游產品;冬季可組織民俗活動,同時打造學生寫生基地。
如今,戴向陽最大的心愿,也是他最擔心的一個問題是:進村盤山公路存在安全隱患。由于修建時受條件限制,這條水泥公路只有4.5米寬,沿路有98個急彎道,有的地方因為洪水侵蝕,已出現破損。
“如果能加寬一米,會車就方便多了,發生危險的概率就會降低。”戴向陽說,下一步,村里計劃拓寬進村盤山公路,以最大熱情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