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在線旅游 > 正文標題
如果身邊的小伙伴都不能陪你去旅行,那下載一個APP,輸入目的地和時間,自然會有一堆小伙伴來到你身邊。這就是結伴旅行APP。
結伴作為一種明確的需求殺入在線旅游這片紅海,近日這類APP扎堆出現,其中不少獲得了首輪融資,有觀點甚至認為結伴旅游將是下一波創業熱潮,但身為資深驢友的起點創投創始合伙人查立卻認為,目前國內值得投資的旅行應用還未出現,因為這類結伴APP不僅難以導入大流量,用戶粘性也是一道坎。
結伴是強需求
在線旅游,看似紅海一片。可仍有創業者在這個領域苦苦尋覓棲息地,“結伴旅游”猶如“小清新”給這些創業者帶來希望。南都記者梳理發現,近日結伴旅游A PP獲得融資的有:如搭伴玩獲得知名天使投資人曾李青100萬投資,行者獲得中路集團20 0萬投資,約伴網獲得戶外門戶網站8264投資。
在大多數人看來,結伴旅行A PP或許并非像吃飯、打車購物一樣屬于剛性需求,緣何這塊蛋糕引得創業者如此追捧?
螞蜂窩創始人陳罡認為結伴作為在線旅游的一個細分領域,是必然階段的產物。他分析,在線旅游的第一個時代是以“鼠標+水泥”開始的時代,把線下的資源搬到線上。第二個時代,大家對信息有了對比的需求,于是誕生了去哪兒的模式。而目前第三個時代應該是多樣化、細分化,也就有了結伴旅行的出現。
從用戶角度上來說,“結伴需求”也是一直存在的。戈壁投資合伙人蔣濤對南都記者說:“其實,結伴旅游的需求還是非常明確的,比如之前一些旅游論壇或者豆瓣等網站也都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內容,從活躍度上來看還不錯。”撿人網創始人許佐麟分析,以前結伴旅游主要是戶外驢友的行為,他們外出爬山、徒步、探險等,必須通過結伴來提高安全度,但隨著目前興起的“窮游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大學生成為了結伴旅游的主要群體。在他發起的一項微博調查中,大多數用戶選擇結伴的目的都是“結伴”,其次才是節省成本等。
對于第一批“參戰”的創業者,用戶粘性和產品體驗一直是擺在了最重要的議程。
行者創始人沈沛君為了增強用戶的粘性,將結伴旅游的概念擴大化。他認為,結伴社交應用其實并不局限于“旅游”,它的實質是出行社交,旅行、出差、上下班途中的人都是行者的目標用戶,這樣社交味更濃、粘性更強。而中路投資高級項目經理張婷在對社交旅游產品進行投資調查時發現,社交是增強用戶對結伴旅游產品粘度的重要切入點。她強調:“在投資該類項目時,用戶活躍度及粘度是重要指標之一。結伴可以視為一個導入流量的切入點,但關鍵在于通過社交來增強粘度的能力。”
與這些人意見不同,許佐麟則認為,在線旅游類網站的粘性普遍不強,所以他認為粘性并不是最重要的吸引人的因素,最關鍵在于提高用戶搭伴的成功率,讓用戶每次都能“搭到伴、撿到人”,這樣這些用戶自然會轉化為有效用戶。許佐麟把這一點視為研發產品的核心。他說:“如果可以提高撿人成功率,就增加,不能提高撿人成功率,就刪除這個功能,管它什么粘性不粘性的,滿足用戶需求才是主要目標。”
粘性是硬骨頭
雖說結伴需求一直存在,但說到底,它并非一個持續性需求,蔣濤直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團隊可能不會投資這類的A PP。”他認為,雖然說旅游需求越來越變成了剛性需求,但使用頻率太低。以結伴為切入點雖然能夠聚集一些人氣,可并不能提供一些持續性的需求。
而采訪中,就產品而言,南都記者發現有些投資人并不滿意。拼圖網創始人黃效峰分析,現在的約伴服務雖然非常多,大多還停留在信息張貼板式的1.0時代,信息過于分散,不便于用戶檢索,并且結伴的成功率也不高。所以他在做流量的同時,計劃在產品層面對用戶及信息引入更多的篩選機制,幫助用戶提升結伴的信任度和安全性。
查立直言:“目前在線旅游市場上的應用在產品本身方面做得不夠好。”他認為,旅游并不是一個“定一個地方,安排好一切的服務”的過程,而是一次深度學習、一次深度體驗、一次充滿隨機變化的行程。但目前應用大多都是提供一些大路貨的信息,而缺少深度的攻略。他說:“對于那些‘以目的地為起點而自稱解決你一切問題’的A PP,我不是信徒。”對此,蔣濤也向南都記者吐槽:“即便下載國內最大最全的旅游攻略,也要看二三十篇才能找到為數不多的有效信息。”
回到結伴旅游上,蔣濤認為,決定一個結伴應用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是否能結到合適的伴。如果能真正取代之前的論壇和網站,必須在產品上做得足夠好。他說:“其實貼個帖子也不是很麻煩,如果能達到的效果比A PP好,可能更多人反倒愿意發個帖子。雖然論壇體驗一般,但最終的效果強,能夠切實解決問題。”
盈利是老門道
雖然有像查立和蔣濤這樣對目前旅游應用不滿的用戶,但他們仍看好廣闊的旅游市場。而創業者或許正是基于此才認為結伴旅行仍存有一片藍海。
南都記者采訪中發現,雖然國內目前還停留在“報團”的階段,結伴旅游顯得非常小眾,但不少創業者和投資人更看重未來的市場。根據許佐麟和團隊的一份統計,目前結伴旅游大約在整個游客群體中僅占據10%的比例,而且以90后為主。許佐麟說:“雖然看上去市場份額比較小,但是2012年中國旅游人次29.6億次,相當于有2.9億次旅游人次是結伴旅游,這樣聽上去,市場也非常大。”同時,許佐麟認為慢慢00后也加入這一團體,市場份額會越變越大。
蔣濤則認為,從旅游市場上來講,現在越來越多人會選擇自助游,同時也是未來的方向。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很多市民每年都會有一到三次的基本需求,所以乘著東風,結伴旅行的人肯定會增加。
在這樣的市場前景下,張婷認為,在旅游和社交方面,未來一定是會出一家比較大的網站或者A PP。她向南都記者分析,目前國內大多數在線旅游類的應用都比較集中在游記和攻略等內容上,而這些做游記和攻略的應用中社交成分都比較輕,更加偏小清新一些。所以不少創業者選擇社交這一個切入點。
一直關注做旅行分享及交友社區的黃效峰也非常認同這一點,他在運營的過程中發現,結伴功能用戶活躍度很高,所以才開始專注于這一領域。在黃效峰看來,不同于陌陌這類陌生人之間的社交行為,旅行結伴的溝通有明確的切入點,并且是一種從線上到線下的能帶來更加真實和獨特體驗的社交方式。就拼途網的用戶分析可以看出,其中20-39歲的用戶占到75%,而女性占比約55%。
作為第一批結伴旅游的先行者,南都記者了解到,行者未來的盈利方向還是以預訂為主,主要包括車票、門票、機票、酒店等。同時也會考慮對于其他A PP的廣告收入,或者通過一站式介入到一些收費的攻略應用獲取利益提成。
而拼途網目前與一些熱門目的地的比較知名的、有資質證明的戶外俱樂部合作,推出了名為“拼途召集令”的產品。拼途網幫助召集用戶,俱樂部則付給拼途網傭金。黃效峰告訴南都記者,未來這會成為拼途網的一個主攻方向。此外,還會考慮通過“俱樂部的收客傭金”、“旅行產品及服務的精準推送與導購”等增值服務。
目前成熟的渠道都已經有非常成熟的聯合運營,而買廣告將非常燒錢。
目前手游市場上,產品越來越多。但渠道越發呈現分散化的狀態,對此,汪東風認為,這需要一個由分散走向集中化的過程。他分析:“所謂內容多了渠道為王,渠道多了內容為王。游戲產業在爆發的過程中,由于研發門檻不高,所以成千上萬的團隊加入到研發的領域,就變成了渠道為王的局面。”他告訴南都記者:“雖然渠道會存在非常長的時間,但寡頭仍會集中在騰訊、360等公司,并不斷擠壓小渠道,慢慢終究會走向平衡。”至于云游未來在渠道方面的布局,汪東風非常低調:“目前還屬于保密的階段。”
在產品方面,如何根據用戶需求調整產品?汪東風緊握著兩個指標。一是產品指標,二是商業化指標。汪東風認為,產品指標主要是指產品的留存率。他向南都記者解釋:“今天來了10000個人,明天還有多少人會回來。更細化的是,在多少級或者多少分鐘流失的人最多,有沒有補救的辦法。”至于商業化指標,指的是游戲本身付費人群的比例,比如單個人付費的金額等。
南都記者留意到,公司內大部分都是年輕的面孔,汪東風介紹,因為只有年輕人才更了解用戶,在研發產品上講求速度之外,更看重能否在用戶提出反饋后第一時間進行調整。
行者:陌陌式拼途
匹配同路伙伴,定位出行社交
[創業ID ]
企業名稱:深圳市漢泰科技有限公司
創業者:沈沛君
創業時間:2010年
團隊成員:9人
商業模式:折扣酒店、機票、火車票等預訂分成
融資情況:獲得中路集團200萬投資
發布出行計劃、尋找同路伙伴、分享旅游心得……這似乎是時下以結伴旅游為主題的網站及應用的共同標簽。行者———尋找同路伙伴(下簡稱行者)的創始人沈沛君告訴南都記者,旅行社交應用其實并不局限于“旅游”,它的實質是出行社交,旅行、出差、上下班途中的人都是行者的目標用戶,比起同類型應用,它的社交味更濃。
陌陌+“在路上”
行者雖然今年4月才上線,但這個創業點子沈沛君早在幾年前就開始醞釀。做銷售出身的他對市場有種特別的敏感,在關注移動互聯網和社交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他漸漸嗅到了機會:以陌陌、遇見為代表的社交產品不斷涌現,但絕大多數都是基于LBS位置定位的簡單型社交,雖然門檻比較低,能迅速實現用戶的規模化,但僅憑地理位置就把完全陌生的兩個人拉在一起,注定用戶的粘性、互動性非常小;另一類旅行分享類應用如在路上、嗡嗡則重點著眼于分享,淡化社交,而把兩者結合或許更有前景———以相同的行走軌跡或者共同的目的地作為社交的切入點,更具備溝通交流的基礎。
據了解,目前自助游逐漸成為旅游市場的主流。在沈沛君看來,這種不依附于團體的旅游趨勢,正是旅行社交應用發展的機會,可以首先從這部分消費人群身上打開市場;把旅行社交的外延擴大,其實它的重心是社交,在當今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的社會,很多出門在外的人都需要有同路的伙伴。
首頁展示社區用戶
對于用戶而言,旅行社交應用的好處在于既能找到同路伙伴,結識新朋友,又能在預訂酒店、機票、景點門票時獲得團體折扣,降低旅行成本。縱觀目前市場上主打旅行社交的網站和應用,幾乎都朝著這個需求,也基本上能實現上述這些功能,行者如何能從中脫穎而出呢?
沈沛君告訴南都記者,行者在展現形式上與其他同類產品有不少差異:很多網站其實就相當于一個論壇,招募同伴的信息以帖子的形式存在,外加一個可以輸入目的地的搜索欄;而行者的模式不是發帖,根據用戶輸入的目的地、出行軌跡、交通工具等信息,系統就會自動匹配同路伙伴,更有效率。即使是沒有足跡、沒有出行計劃的新用戶,也可以在個人頁面提交資料和照片,行者的首頁就是社區用戶的直接展示。
目前,行者的注冊用戶達到20萬,用戶單次使用時長在3分鐘以上,而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國內的A PP用戶單次使用普遍不到3分鐘。
“旅行社交現在還稱不上一個行業,只是一個初露端倪的市場熱點,盡管前景廣闊,但就像兩年前LB S定位,做得好可以挖掘出大市場,但做不好就可能成了雞肋。”沈沛君認為,現階段重在積累用戶、優化用戶體驗,等用戶規模進一步擴大以后,盈利模式還可以再深挖,但現在還不便透露。
拼途網:深耕驢友召集令
信息量為王,重點是“拼”
企業名稱:杭州麥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創業者:黃效峰
創業地點:浙江
項目團隊成員:6人
商業模式:以“拼途召集令”的形式推薦合作的戶外領隊的召集信息,獲得一定傭金。
融資情況:暫無
拼途網自從2010年推出以來,一直是個游記分享類社區,直到今年1月份,才悄然“變身”為結伴旅行網站。拼途網創始人黃效峰對南都記者說,現在主流做結伴的大多是旅行社區的子頻道,而拼途網看好這一市場前景,把精力都集中于此。
論壇直白約伴
事實上,拼途網在改版之前,有關“結伴”的內容也是以子頻道的形式存在,持續的高活躍度讓黃效峰覺得,與其繼續做大而全的社區,不如投身到社交性更強的結伴旅行領域。
黃效峰的團隊基本上都是互聯網出身,有感于生活中很多忙于工作的都市白領都渴望通過互聯網擴大社交圈子,他認為,結伴旅行作為其中一個細分領域,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被互聯網化的這一代人崇尚自由,樂于接受自助旅行,拼途網就是瞄準那些單身的又喜歡自助游的年輕人。”
大部分結伴旅行網站實際上就是出發前發布召集信息的地方,拼途網也不例外。信息招貼板式的直白展示,乍看與普通論壇無異。黃效峰告訴南都記者,這種展示方式最平常,也是用戶最習慣的旅行結伴,首先得有人可以找,帖子的形式能迅速積累大量的結伴信息,所以現階段暫不考慮產品差異化的問題,而是努力提升人氣、擴大信息量。
據了解,拼途網的注冊用戶有8萬多人,平均每天新發的結伴帖在300條左右,用戶回應達500多條。黃效峰說,這個活躍度是個不錯的開端。
移動即時結伴
如果拼途網只停留在一個論壇式的網站,那么對于用戶來說,這只是他們發結伴信息的其中一個渠道,談不上有什么粘性。
黃效峰認為,主流結伴網站聚集的都是出發前的信息,很可能最后并沒有成行,等于是無效信息。而拼途網下一步重心在旅途中的即時結伴,這類信息準確度更高,也更有利于積累用戶;但前提是信息要能及時送達,因此需要相應地開發手機端應用,讓用戶在發布信息以后,可以通過手機實時接收回應。他表示,拼途網會慢慢延伸到移動端,從旅行前到旅行中,一步步擴大服務范圍。與此同時,黃效峰也考慮到結伴旅游本身的局限性,畢竟旅游本身不是高頻次的消費行為,喜歡自助游又接受陌生人同行的群體不會特別多。他告訴南都記者,旅行只是拼途網目前的一個切入點,等品牌建立起來以后,也許會多走幾條路,比如進一步衍生拼車、拼住等等,分別開發相應的A PP應用,積累更多用戶。“拼途網的重點是‘拼’,根據用戶的需求也許會發展不同的載體,但始終不會離開社交這個核心。”黃效峰說。
春節作為旅游消費的重要節點,集中反映出了...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