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資料圖:2010年6月15日,幾名中國球迷在南非好望角合影。南非世界杯的舉行不僅吸引了很多中國球迷前去觀賽,旖旎的風光也引來眾多中國游客。新華社記者楊磊攝
外媒稱,中國長城上游客摩肩接踵的照片常常會引發人們同情的笑聲。人們會覺得,這是中國國內的個案。然而,今非昔比。如今中國境外游客增加的速度堪比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他們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
美國《福布斯》網站10月14日報道稱,這絕不是什么壞事。旅游是不少國家的收入支柱,而鑒于中國游客的花銷已超過美國人和德國人,僅去年一年的旅游花費就高達1020億美元,被稱為“出手最大方的游客”,他們實在是令人艷羨的客源。據《華爾街日報》報道,“2012年,有8300萬名中國人在境外旅游。”而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估計,到2015年中國的出境游客數量“將達到1億人。”這些數字不僅真實可信,也是頗為有利的。
但為了有利可圖,整個旅游行業需要迎接中國游客,了解他們所需。在不久前的國慶黃金周,中國游客蜂擁至世界各大景點。但是他們不僅照團體照,游覽景點,還上街購物,買了不少東西。
報道稱,前段時間,在倫敦時尚購物區牛津街的美體小鋪,一群中國游客一筐筐地采買各種沐浴、護膚用品。來自沈陽的李小姐說,她很愿意花這筆錢(大約是她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因為這些禮物新穎別致,在中國是買不到的。顯然,開發有地域特色的專屬產品是吸金的好辦法,但了解中國游客的類型也同樣重要。
商務旅客——隨著中國企業家學習海外新技術,擴大業務范圍,中國商務游客的人數也在增加。這些游客或是組團參加會議、調研投資,或是以特定目標而獨行。對這類游客的簽證限制放寬后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將以小團隊出行。這些小團隊雖然能夠有更多的出行自由,但也有可能出現溝通不暢或意外情況。
前不久去紐約出差的秦(音)先生對其下榻的賓館沒有提供任何中文菜單感到失望,最后只好穿過城區花高價去吃低檔的中國食品。秦先生說自己更愿意呆在賓館、在酒吧喝上一杯,但是由于他英語欠佳,因此覺得去吃中國菜是最方便的選擇。
這類旅客通常是出手最闊綽的。他們常會去LV、香奈兒等知名大品牌給關系戶、家人和朋友買禮物。一位南京的商人坦言,他去LV分別為妻子和情人買禮物時完全依賴店里說普通話店員的建議。
盡管多數商務游客的出行目的并不是游玩,但是有越來越多人希望在旅程中有更多體驗,因而賓館、飯店、購物區準備更多的中文材料將有益無害。
學生——盡管中國留學生給人的傳統印象是清貧淡漠,但現在中國海外學生的花銷越來越大。在儒家文化和獨生子女政策的混合作用下,即使不甚寬裕的家長也對孩子十分溺愛。來自上海、在倫敦學習MBA課程的凱爾說,他每月僅生活費就將近5000美元。
中國富裕留學生的激增顯然已經受到全世界學府的關注。許多機構都特別開設了語言課程。在“學生”群體中還包括高管培訓課程——有些是獨立開設,有些則是與哈佛商學院等知名院校合作。盡管有些人提出這些課程稀釋了院校品牌的含金量,但是中國人上繳的數百萬學費并沒有受到影響。
探險——一個不斷壯大的新游客群體是年輕的背包客和體育探險家。潛水、登山和徒步的人數都在增多。潛水愛好者、來自北京的小凡(音)這樣說道:“這樣的群體出游方式非常好,不僅游覽景點,還可以有更多的個人體驗。”而北京頗有名氣的背包客高先生也指出,雖然這類旅行者的目的地大多是旅費低廉的東南亞和非洲地區,但是自由行的人數無疑正在增加。
由于國際交通日益便捷,因而越來越多的人愿意選擇自由行。而高先生認為,即使其中經濟條件最差的人也愿意花1500美元到3000美元購物。他們會把旅途中節省下的費用來買在中國買不到的東西。
單位——中國過去的“單位”系統現已轉變為現代公司文化。由單位組織的海外旅游是員工的福利,這不僅因為是由公司掏腰包,還因為辦理簽證也更加方便。而且,這可以一石兩鳥:不但老板和公司風光體面,員工們也有機會廣開眼界。要知道,這些員工的出游往往是公司對他們業績和忠心的獎勵。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游客因為不用支付日常開銷,所以也更愿意買東西。近期對一批單位游客的簡單調查發現,他們的人均花費6000美元到1萬美元。考慮到普通白領的月薪是1000美元,這就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了。但因為許多人認為單位組織的出游是他們惟一的出境游玩機會,他們甚至愿意花更多錢。
蝗蟲——最后要說的是這種名聲不佳的團隊游客了。他們可以在五天之內游覽10個城市,從一個景點趕到另一個景點,在各種紀念碑前留下必備的“自拍照”后便繼續趕路。哦,團隊游的日程表中少不了強制購物一項。這類出行方式正是中國新出臺的《旅游法》的打擊對象,當然,旅行社應受的譴責比旅行者更重。
報道稱,由于簽證限制以及人們對陌生世界的恐懼,旅行團曾一統中國公民境外游的江山。盡管這些恐怖的團隊游仍然為數不少,但越來越多的旅行者愿意獨出心裁。
無論他們是來自三線城市的團隊游客,還是在海外尋找投資機會的大老板,中國游客都愿意花錢,而且是大筆花錢。全世界現在都應該做好準備,迎接這批新游客,讓我們以這句話開始吧:“歡迎光臨!”(編譯/胡溦)(參考消息網)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