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目的地 > 景區 > 正文標題
景區:“通票不通”門票價格紛紛上漲
大雁塔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征,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媒體報道,大雁塔門票原來規定淡季20元旺季30元,一些游客反映這樣不合理。陜西省物價局經調研,擬將票價統一調整為每人每次40元,比原來旺季票價都高了10元。后陜西省物價局官網發布聲明表示,網傳西安大雁塔門票價格調整到40元/人·次是大雁塔保管所申請價格,目前省物價局尚未審批。
而就在今年國慶期間,廬山景區的“票中票”的現象讓消費者感嘆“風景依舊是看不起”。據京華時報報道,廬山進山門票為180元,但比如人文景觀“美廬別墅”、 “廬山會議舊址”等均需另外收費,有網友統計,逛遍廬山所有景點需花1792元。廬山風景區管理局物價局副局長楊則峰說,這兩處屬于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必須保護性開放,從1990年開始,美廬別墅就出于保護的需要銷售門票。另有19處不屬于廬山風景區管理局管轄的自然景觀也要額外收費(包括三疊泉、大口瀑布)。
此外,近日來一些景區門票漲價現象也比較明顯。據貴陽晚報報道,10月10日,赤水市政府網站發布公告稱,經上級物價部門核準,該市的四洞溝景區從明年4月15日起,門票將調整至85元。據稱,當地其余景區也會陸續跟進。而當地發改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對四洞溝票價調整的依據,是2009年舉行的赤水市景區門票聽證會結果。
不僅票價“漲”一片,各大景區還存在“票中票”現象。此前提到的大雁塔便位于西安市大慈恩寺內,大慈恩寺的票價沒有區分淡旺季,統一為每人每次50元。但進寺后要登大雁塔仍需購買門票。
熱議:景區票價不應為利益不顧文化傳承目的
面對大雁塔門票價格遭質疑后價格反漲的結果,有人表示,游客抱怨登大雁塔的票價淡、旺季不同,是希望票價統一,不一定要降價,卻絕不會希望物價部門提價。而統一定為40元這樣的做法實則是變相漲價,跟游客的訴求格格不入,顯然更不合理。再者,景區門票價格調整,已涉及民生利益,應進行價格聽證,而非由物價局自行其是。
有專家表示,景區門票漲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多數是用于景區設施的維護,至于大雁塔淡旺季門票收費模式,并不罕見,多數景區都是如此,目的是實現錯峰消費,避免淡季太過冷清,實現利潤最大化,屬于商業經營的正常手段,但需要得到管理部門的認可,以及物價部門的批準。
而面對“通票不通”的情況,首先應該質問的應該是景區管理的不通暢,從而客觀上造成了對游客利益的損害,但在深層次上,之所以管理不暢原因在于利益的格局,各個景點各自為政的局面導致。如果放任“通票不通”的現象發展下去,最終會讓景點誤入歧途,找不到正確的發展之路,何況很多景區都在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中,不能因為利益沖昏了頭腦而不顧文化傳承的目的。
專家:景區定票價可舉行聽證會 遵循法律
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景區)擬收費或者提高價格的,應當舉行聽證會,征求旅游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論證其必要性、可行性。”
專家解釋,面對景區票價問題,相關職能部門應該遵守法律、尊重民意,比如在定價問題上,可舉行聽證會,還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景區提高門票價格應當提前六個月公布。”,讓公眾做到心中有數,方可免去種種質疑之聲。
治理“票中票”問題,則需集各方之力集中整治。專家稱,國家發改委多次發文強調,各地景區要禁止園中園收費,對確需重點保護,單獨設置園中園門票的,應單獨通過聽證程序確定。要治理“票中票”現象,并非沒有可能。可由地方政府牽頭對景區進行集中整治,首先將各個利益相關方召集起來進行統一的票價核定,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價格聽證程序,讓價格出現一個合理的波動最終形成合理的定價,然后出臺一個最終的“通票”方案。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