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目的地 > 景區 > 正文標題
10月17日,一則大雁塔門票漲價的新聞引起網絡熱議——原本淡季20元、旺季30元的票價引起游客投訴,物價局調整后門票價格不降反漲為40元。對此,陜西省物價局服務業價格處副處長周玉能回應稱,門票上漲原因有兩個:一是考慮到大雁塔已經傾斜,為了保護大雁塔,通過提升門票價格這一措施來對上塔人數進行控制;二是由于大雁塔門票本身偏低。(10月17日人民網)
大雁塔淡季20元、旺季30元的票價機制引發投訴后,反而統一漲成40元——對于這種網友大呼看不懂的漲價邏輯,當地物價部門能夠及時回應質疑,值得肯定。但物價部門的回應中,依舊彌漫的是“漲價有理”的氣勢,對于民眾普遍關心的漲價程序問題,卻像此前引發爭議的那條漲價新聞一樣,以“經過長期調研”一筆帶過。這種避重就輕的邏輯,恐怕絲毫無助于化解人們的質疑。
在《旅游法》落地不久的當下,大雁塔漲價提供了一個典型的負面范本!堵糜畏ā返某雠_,正是為了改變以往那種物價部門和景區自說自話的局面,通過程序化的定價機制,體現景區定位的公共性。在這個基礎上,景區門票價格理當是博弈的結果。大雁塔門票漲價飽受質疑,本質上源于人們無法理解《旅游法》既已出臺,為何“景區一動議,物價部門一調研,漲價就成定局”的調價機制還有市場。據此而論,當地物價部門避重就輕的回應,無異于錯上加錯,回應看似為漲價提供了合理性的論證,卻未說明這種論證是不是得到了程序的認可。
某種程度上,在景區調價程序化已成共識,且被法律認可的背景下,物價部門的回應,才是大雁塔門票漲價事件背后真正的“神邏輯”。它說明,部分景區對漲價的理解仍停留于過去,當漲價行為受到廣泛質疑之時,漲價者首先不是從程序上而是從漲價有理上去回應質疑。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