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云南香格里拉執法人員威脅游客和野蠻執法的行為被曝光后,招致輿論猛烈批評。盡管云南省迪慶州旅游局已將相關執法人員調離迪慶州旅游執法支隊,但來自各界的質疑聲仍此起彼伏。
如人民日報即發布微博稱:如此調離,與變相保護何異?無良導游飛揚跋扈、一身匪氣的背后,站著不作為、亂作為的執法者。向投訴的游客呵斥“滾蛋”,并威脅“我就拘留你”,這究竟是執法者,還是幫兇?而相關執法者的作為以及涉事旅游部門的曖昧態度,亦讓人窺見旅游市場亂象背后的權力魅影。
旅游市場之亂毋庸贅言,而每每談及治亂之道,總是將焦點集中在旅行社、導游等機構和從業人員身上。前不久剛正式施行的《旅游法》,亦主要是針對“零負團費”等祭出了殺招。應該說,一些旅行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的不當行為,往往是旅游市場亂象最直觀的表現,相應的,它們也常常成為眾矢之的。但盡管這些機構和從業人員難逃指摘,將“黑鍋”全部讓他們背卻未必公平,甚至于在很多時候,扭曲的權力才是導致旅游市場混亂的最大黑手。
譬如在云南香格里拉野蠻執法事件中,執法者對違規導游百般維護,卻將游客視如寇仇,若無權錢交易和利益糾葛,如此反常之舉著實叫人無法理解。而假如執法者與違規機構和導游沆瀣一氣,就算有了《旅游法》,就算出臺更多的法規,亂象依然會繼續存在下去。
權力之手對旅游市場的影響還不止于此。眼下我國的名山大川和名勝古跡幾乎都淪為地方政府的“聚寶盆”,成為赤裸裸的斂財工具。人民日報海外版曾以《佛教名山爭相上市,清凈之地引來是與非》為題,報道了“四大佛教名山或將齊聚資本市場”的消息,通過這樣的新聞可以窺見我國一些自然景區的現狀,而“上市”則更像是一種嘲弄和諷刺。在轟動全國的鳳凰古城門票事件中,游客、當地商戶以及旅行社齊聲抗議漲價,但鳳凰當地政府卻不為所動,即使為千夫所指,也要將漲價進行到底,權力對于利益渴求和追逐可見一斑。
旅游業是消耗資源少、帶動系數大的黃金產業,提高公民休閑品質也是社會發展的題中之義。旅游業亂象長期得不到根治,將會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而要改變目前的狀況,除須規范市場,更須規范權力,一些地方政府與民爭利的做法不能得到徹底扭轉,一些執法部門搭車斂財的行為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光是拿幾家旅行社和幾個導游開刀,無異于避重就輕,旅游市場也難以健康發展。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