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縣距屯溪僅50余公里,有國道相連,黃山市的航空、鐵路、公路交通非常發達,全國各地的旅游者往返非常便利。黃山機場有飛抵成都、廣州、合肥、上海、福州、廈門、深圳、武漢、香港等各大城市的航班;皖贛鐵路經過黃山市,有抵達北京、
敬德堂整幢建筑裝飾簡樸,屋柱為方形,是宏村明末清初民居的代表作,可以了解普通商人的生活情況和徽州明、清建筑的格局。它位于宏村牛腸水圳下游轉彎處,建于清初順治年間(1646年),為H型民居。廳堂背向排列,前后廳均有天井
南湖位于宏村南首,建于明萬歷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經永樂年間到萬歷年間,樓舍連棟,高低錯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夠用,又在萬歷年丁末年(1607年)將村南百畝良田,鑿深數丈,周圍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
宏村位于“桃花源里人家”——黟縣東北部,距黟縣縣城11km,歷史悠久,環境優美,整個村落面積19.17公頃(300多畝),現存明清時期古建筑138幢。宏村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年),名叫“弘村”,清乾隆年
南屏(曾名葉村)位于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縣城西南約4公里處的南屏山下,因而得名,是一座有千年歷史、規模宏大的徽商聚居古村落。 自元朝末年葉姓從祁門白馬山遷來后,村莊迅速擴展,明代已形成葉、程、李三大宗族齊聚分治的格局。
車窗外,不知何時一輪明月悄然升起,追隨著我們這輛急馳在徽州夜色中的面包車,奔向宏村。這座建于500多年前的古村,仿牛形設計,據說站在雷崗山上遠遠俯視,整個村落如一頭靜臥在滿眼嫩黃油菜花中的青牛。徽州古村中,宏村以水系優良
竹器:黃山地區盛產翠竹,歷史悠久,竹制工藝品分竹編、竹雕、竹拼三大系列。竹編工藝形成于唐,發展于明清,產品制作精細,造型別致,圖案新穎,大多融實用與觀賞于一體,傳統產品主要是生活用品和禮品,現已在此基礎上發展了竹編畫和竹
萬安羅盤是一種傳統地學儀器,因制作精良,工藝要求高,不失為有藝術價值的手工藝品,在地學儀器現代化的今天,舊日的羅盤還可作為文物觀。因產地在休寧縣萬安鎮,故名。羅盤是利用磁針在地磁作用下能優質保持在磁子午線平面內這一原理制
祁門瓷器指用祁門瓷土就地燒制的瓷器。祁門盛產瓷土,歷史悠久.境內出土文物表明,徽州瓷器最早見于西周時期,有專家說屯溪飛機場挖掘出的西周古墓里有古瓷,其胎土就取之祁門,并推斷祁門有古窯址、祁門瓷土從唐代起就供應景德鎮,明宋
黃山獼猴桃在民間又稱作“楊桃”,安徽境內山區均產,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黃山風景區,到處皆 有,隨手可得。獼猴桃種子雖小,生命力極強,隨獼猴的糞便四處傳布,因而五百里黃山獼猴 桃牽藤掛蔓,遍地皆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來黃山考